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3年第四十四期(总第714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个人是不太爱看电影的,从小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一个缺陷,因为有很多电影,具有非常强的人文价值,能够带给人很多思考,以后有机会应该好好补上这一课。

最近机缘巧合,和学生一起看了一部名为《十二公民》的电影。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的经典电影《十二怒汉》,电影的具体情节我就不自己叙述了,直接摘录一下百度百科的相关词条。

暑期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学生迎来补考。他们组成模拟西方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的正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学生家长组成了陪审团。这些人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他们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将对本案做出最终判决。这12名陪审员互不相识,但按照规则,他们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结束审判。第一轮投票,就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的情形下,这位年轻的嫌疑犯离舆论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遥。所有的线索都被逐一讨论,随着审判的进行,疑点出现,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

本文既不评价这部电影的剧情设置如何,也不讨论主要演员的演技如何。干什么吆喝什么,只谈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关于教育的思考。

我发现很多学生是把这部电影当成《名侦探柯南》一类的片子来看的,他们注意力的焦点放在了到底谁是真凶上,甚至会猜测陪审团成员中的某个人是不是就是真凶。

电影的结尾,陪审团十二人共同认定证据不足,无法判定被告有罪。然后有两段字幕:

“公安机关提出复议后,检察院依然维持存疑不起诉的决定” “一个月后真凶落网。”

有学生看到这个结局,看到字幕之后,忍不住评价说:“什么破电影,真水!到最后也不说真凶是谁,到底是谁杀的人。”

毫无疑问,这些学生在看这部电影时,他们关注的焦点完全跑偏了,他们把这部电影当成一部悬疑片来看了。

那么,这部电影的价值在哪里呢?我想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何冰饰演的8号陪审员的一段台词揭示:

我们现在是在一所法律大学的教室里,为了一群将来有可能成为法官的年轻人,在讨论一桩谋杀案,是为了我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孩子,为了我们的孩子在讨论一个人的生死,这事不该吹毛求疵?决定一个人该不该枪毙这事不该吹毛求疵?往大了说,真关系到一个国家法律未来是否公正该不该吹毛求疵?

那学生为什么看不懂这部电影呢?其实可能不只是他们看不懂,可能有些成年人也不一定就能看得懂。因为在理解这部关于法治的电影时,缺少必要的相关“阅读储备”。

比如,陪审团是怎么回事,陪审团的价值和意义何在?在面对嫌犯时,要秉持一种什么样的观念,是要有罪推定,还是无罪推定?在判定一个人有罪无罪时,是疑罪从有,还是疑罪从无?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些法律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原则,在一个国家法治进程中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除了这些有关法律的一些基本认知的储备之外,我在想如果有对一些社会生活中具体案例的关注,然后在这些案例的支撑之下,是不是就更能理解这部电影的价值和意义了呢?比如,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等等。

再往大了一点儿说,这些阅读背景除了有助于学生理解这部电影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价值和意义呢?当有了一些关于法律的基本观念之后,在听到诸如严打要从重从快的指示时,是不是就不会急急忙忙拍巴掌叫好了;在听到公检法联合办案,提高效率这样的报道时,是不是就要深思一下了。这些具体到每个人,看似不起眼的观念,一旦叠加起来,可能都会对营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法治生态,起到非常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这些基本的法律常识法律观念,相比于那些文学知识、科学知识,是不是也非常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呢?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群体,也就是这些未成年人能具备这样一些常识和观念呢?这就与我们的课程设置,教师引导密切相关了。如果我们的课程设置不关注,我们的教师没有能力引导,甚至本身在这些方面就存在这样或者那样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知,那么何谈给予学生正确有效的引导呢?

有人可能会觉得我言重了,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不乐观。不过,实话实说,我对此是不大乐观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班级里某件“坏事”发生时,老师的第一想法是从心底里认定一定是某个“问题学生”干的,还是第一想法是想办法通过调查在没有任何预设的情况下搞清事实真相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一以贯之,倡导多读书,多读书才是学好语文的唯一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