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果对老师的教学有异议,应该先向学校、教育部门反映,学校和教育部门不处理时,再向媒体和网络曝光,不经内部流程就网上举报,危害极大。
因为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已经发展出较完备的学术争议解决机制,这个机制很大程度依赖于同行评议,而不靠公众场合的争吵。
如果纵容学生举报之风盛行,教师的尊严将受到挑战,学术研究的规范性不复存在,对教育事业是毁灭性打击。
兰州大学发了通报,针对网传“学校历史院某课堂讲授的内容不当”进行回应,称经调查表明,在讲到抗美援朝战争影响及意义时,授课教师引用了网上曾经出现的“一得九失”等错误观点,并明确指出这些观点是错误的。换句话说,这个老师是被断章取义构陷了。
看到这个通报,我倒吸一口凉气。假设这个老师不是针对一个“显见的错误”进行讲解,而是谈到一个可能发生争议的历史问题,且老师表达了一个不同于主流的观点呢?如果有学生举报到网络上,在网友的“断案”下,恐怕这个老师已经完蛋了吧?
这个情况完全是有可能的。历史的史实部分依赖于考据,而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看法多多少少会有多个视角,会有主观性,有些事件形成了主流的观点,主流观点有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还未形成或存在争议;即使是史实部分,有可能出现新的证据,新的证据也会催生旧有认知的改变。
毫无疑问,历史问题必然有很多可供老师解读和发挥的空间,这也是历史研究的魅力所在。老师可以介绍主流观点,也要允许老师介绍新的观点或不属于主流的观点,否则历史课将没有意义,只需要录个标准版的视频播放即可以,不需要老师上课。
那么,会不会有老师介绍错误的观点或者“夹带私货”的观点呢?当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学生有这种警觉不为过。
那么,当学生怀疑老师“讲错了”时,该怎么办?
最合理的方式,应该是当场提出导议,要求老师进一步解释,和老师理论。如果没有获得满意的解答,则可以向学校或者教育部门反映,要求做深入调查并评判。学校或教育部门则可以组织历史研究的同行进行分析评价,给一个公允的说法。如果学生仍不满意,还可向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反映。
以上述流程进行处理,完全最大限度保证公平、公正处理此类争议,保护了学生和老师的权益。
相反,学生未经内部沟通、反映,直接拍照片或视频发到网上去,请网友“断案”,非常不可取,危害极大。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不管是在科学领域还是人文领域,都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争议解决机制”,这个机制就是同行评议,即如果有争议,可交由同行探讨、研究解决。同行评议不靠吵架,也不用去公众场合争取同情,大家可以做实验,写文章,出示证据,辩论,质证,等等,最后由证据和逻辑说了算。
学生将自己不认同的问题直接举报到网络上去,其实就是将学术问题意识形态化。往轻了说,它容易误伤老师,因为历史问题有专业性,网友水平参差不齐,无论简单靠投票来分对错。
往深了说,这种举报不只是破坏了师生信任关系,而且破坏了整个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即有行外人可以越过学术的争议解决机制去“断案”,去做出评价,专业人士的意见将无足轻重。
如果这种风气盛行,教师、研究者的价值和尊严都将受到严重侵袭,学术研究和教学的规范性将不起作用,教育行业的根基将被蛀空。
在前些年的互联网上,我们其实已经看到过一种现象,即某些网友拿着某个院士、教授的PPT或者片言只语进行解读,然后得出某个专家没良心,某个教授是汉奸之类。只是那时候还没有发展成为举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认为,教育部门、学校应该鲜明表述,反对学生就教学、研究问题在外部举报老师,如有未经内部机制而举报的,无论问题是什么,都应该严厉批评,严重者可开除学籍。
学生应该清楚,学生的职责是学习,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领会、修习学术规范,并自觉遵守和维护学术规范。连规范都不要的人,必定是学渣。
学生还要明白,学生的天职不包括“抓坏人”,抓坏人是警察的事,如果确实认为学校有坏人,可向学校反映,学校会核实并报告给职能部门。当学校或教育部门都不作为时,方可向社会或媒体曝光。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学生也保护了自己。
我们的社会,也绝不能纵容学生不经内部机制就举报老师的行为。如果此风兴盛,危害的不只是某一个老师,而是整个民族的教育、科研事业,是所有人的未来。
(配图来自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