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同盟圣山、赏奇幻玫瑰、游同盟古镇、探陈庄花园、品美食饸饹”,今年“五一”小长假,获嘉县乡村游火爆出圈。

4月23日至5月7日的12天内,获嘉县“千年古县·和美获嘉”首届文化旅游节推出7大重点系列文旅活动,涉及史庄镇、城关镇、亢村镇、冯庄镇、位庄乡以及全县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花香四溢的文化旅游盛宴。仅“五一”当天,当地客流量就突破20万人次。

首届文旅节 迈出全域旅游第一步

位于新乡市西部的获嘉县,与郑州市隔河相望,是我省著名的建筑之乡、花木之乡、乒乓之乡,中国同盟文化发源地、宁氏祖根地。3000多年前,周武王伐纣会盟诸侯于此,捧土筑坛,誓师盟誓,谋成牧野之战,留下了同盟山、武王庙等诸多文化古迹。

近年来,获嘉县立足资源优势,围绕“一镇两园三带四湖”全域文化旅游布局,深入挖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着力绘就“产业兴、环境美、文化浓”的幸福画卷。

获嘉县城关镇后寺村的迪士尼造型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获嘉县城关镇后寺村的迪士尼造型秀

文旅节期间,前往获嘉县城关镇后寺村领略乡趣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穿过300米月季长廊入村,眼前是数万只风车组成的风车隧道,五彩斑斓,耀眼夺目,脚下是干净整洁的街道,和美乡村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可以踏青赏花、体验民俗文化、品尝特色美食……趣味盎然的各类主题活动,让后寺村这个只有280多户的小村庄一下子“火”了,客流高峰时日接待3.8万人,成了“五一”期间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同样火爆的还有史庄镇的奇幻玫瑰园,千余亩的月季和玫瑰迎来盛花期,五颜六色的鲜花把这里装扮成花的海洋,笑迎八方宾朋。

“文旅节举办前,大家并不看好。”后寺村党支部书记马汝亮回忆说,县里特别重视,统筹全县各部门都动起来,加大宣传服务力度,村里的客流量越来越大,“开幕两天后情况大不一样,不少商贩托关系找我们安排摊位。”

首届文旅节期间,获嘉县景区人潮涌动,茶舍生意火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届文旅节期间,获嘉县景区人潮涌动,茶舍生意火爆

“咱村最大的亮点就是村子干净整洁,接地气儿,用游客的话说,就是大家在诗词里感受到的、在心里描画出的农村的样子。”马汝亮说,“加上县里、镇里为我们村量身定制的一系列活动,很多人来了都不想走,玩得可高兴,说下回还来。”近年来,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后寺村先后建成环村景观路、最美入村路,并精心设计村内道路、绿化、游园、节点景观,打造了“月季花廊”“月季花墙”等街道景观,全村变身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乡村家园。

“进了这个门儿,就是自‘嘉’人儿。”村民刘绍才指着自家门口贴的字条笑着说,“游客有啥事咱都会帮忙。”随着客流量增加,后寺村动员村里的党员、志愿者在家门口张贴这样的字条,随时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

据了解,文旅节期间,获嘉县5000多名志愿者走进各景点值班值守,为游客随时提供帮助。此外,县里还推出开通旅游专线,游客免费乘坐;对违章车辆只提醒、不处罚;公共停车场免费对外开放,机关事业单位打开大门,为游客免费提供车位等一系列惠民措施。

思想破冰 让节会“流量”长留

废弃的老酒厂修旧如旧变身老酒坊,闲置的小学被改造成农耕文化研学基地,村内的花卉苗木种植基地里“长”出来一座座可餐饮可游乐的露营小屋……

5月18日,记者走进获嘉县史庄镇西曹庄村采访,看到村西的文旅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

“这几个项目正日夜兼程同步施工,目前已经大头落地。”在现场盯工期的史庄镇党委书记浮秀艳笑着对记者说,“‘五一’结束,我们要抢抓‘六一’黄金期再火一把!”

史庄镇花木种植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曾是苗庄王的后花园。陈庄花园位列明清时期河南四大花园之一。2000年,史庄镇被原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花木之乡”荣誉称号。近年来,该镇以花卉种植为依托,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新发展“公司+合作社+生态+旅游”的产业模式,做强美丽经济,走特色种植、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美丽新农村是获嘉县发展“美丽经济”的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丽新农村是获嘉县发展“美丽经济”的底气

“五一”文旅节期间,史庄镇的奇幻玫瑰庄园、如意湖烟火、饸饹条大赛等活动流量十足。“乡村文旅大有可为!”浮秀艳兴奋地说,“首届文旅节的火爆,极大提振了我们的信心,也打开了我们的思路。史庄镇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必须趁热打铁追着热度走,让短时间的‘流量’变成长期带富乡亲们的经济‘留量’。”她介绍,西曹庄是史庄镇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批村庄,卫生环境好,配套设施全,村内还有几处废弃的小学、老酒厂,周边有如意湖、草地掷球厂、玫瑰庄园,这些都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绝佳条件。文旅节还未结束,镇村两级就开始着手西曹庄村的研学基地、故王酒坊、林下乐园三个项目的建设落地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西曹庄村从乡村整体发展思路出发,几个文旅项目全程让村民参与谋划、建设、运营、入股,最终实现村集体统筹、村民参与、共同富裕的整村运营体系,不仅能解决不少村民就业、带动周边产业发展,还预计为村集体年增加收入超百万元,实现个人和集体、文旅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完美结合,受到群众欢迎。

获嘉县同盟古镇打铁花表演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获嘉县同盟古镇打铁花表演现场

“谁会相信这油烙馍,一天能卖2000多块钱!”今年60多岁的后寺村村民贺霞,平时就在家种地带孩子。文旅节期间,她在家门口支起铁锅卖传统手工油烙馍。没想到生意特别好,摊子前面围满了游客,大家都说吃到了“儿时的味道”。

“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守着家门口增加收入!”马汝亮说,文旅节活动打响了后寺村的文旅品牌,让更多人了解到村里的香菇、花卉苗木、食品产业。下一步,村里计划成立旅游公司,开发农家院、民宿等文旅项目,坚定走文旅带动乡村振兴之路。

大新庄乡拟依托后小召村的芍药种植基地,打造一条直通亢村镇的乡村文旅产业带,目前整体方案正在编制规划中;位庄镇邓庄村拟开发子夏墓的文化资源打造相关文旅项目……在获嘉,更多的乡村,开始“动”起来了。

“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实践演练,远超十次动员开会的效果。”在谈到首届文化旅游节带来的最大收获时,获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陈伟坦言,过去在推动文旅发展过程中,基层干部和群众因为认知不足、没有经验而信心不足。经过这一仗,全县文旅发展发生了从“领着群众干”到“群众主动干”的可喜转变。全县上下干劲十足,正在积极探索谋划真正适合乡村的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带动群众致富、集体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