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凉都·六盘水梅花山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凉都·六盘水梅花山景区

地方旅游如何从“网红”变成“常红”?这是地方旅游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今,地方旅游资源“酒香”也怕“巷子深”,需要知名度和流量支持。于是,越来越多的地方文旅局长搭上了新媒体快车,亲自化身“网红”,或者邀请影响力较大的“网红”来推介当地旅游资源。这样的做法确实有短期效应,一些小众旅游目的地迅速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各项旅游数据的节节攀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样的效应是持久的吗?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再好的宣传,如果缺乏深厚的里子,就难以撑起一座城市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一些负面新闻可能会让文旅形象受到打击。究其根源,一座城市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在包装好的同时,下功夫在旅游资源挖掘和旅游服务提升上,以及文旅链条上各个主体通力配合,这样才会让旅游景区“长红”不衰,让“头回客”变“回头客”。

中国凉都·六盘水 钟山区月照养生谷 神雕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凉都·六盘水 钟山区月照养生谷 神雕峰

因此,重在练好内功、辅以内外兼修,如何更好地推介地方旅游,答案已然显现。文旅局长们需要在宣传之余,重视旅游资源本身价值和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不断提升,甚至要在保障市民生活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提高生态环境,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只有练好内功,打造持续吸引人气的“软环境”,让“网红”城市变“常红”,“流量”变“留量”,这样才是旅游市场良性发展的本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