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是如何导致无助感的呢?

有两种常见的“失控”形式会导致我们的无助感;一种是“控制点有效但是做不到”;另一种是“控制点无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前者就是我们常说的无奈,后者就是我们常说的迷茫。

控制点有效但做不到

什么是控制点有效但做不到?

一位19岁的高二学生,成绩优异,家长老师都很器重,但是却因为心理疾病不敢去上学。

原因是她想要“趋同”。

她说同龄人要么都是在上大学,要么就是在工作,就只有自己还在高中学习。

对此她感到特别焦虑,现在学也不敢上,整天浑浑噩噩呆在家里,招聘软件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工作,她已经有了轻生的念头。

显然她已经深受失控的折磨了。

这是个很令人心疼的故事,可以看到,她对自己的肯定并不源于自身是否具有客观优势,而是取决于有没有满足外界标准。

同样的情况还有另外一位求助者;她说她有个疑问,一个28岁的女生,如果没有结婚生孩子真的是件丢脸的事吗?

起初咨询师认为她是被家里催婚出现了心理问题,但随着了解才知道,这件事并非发生在她身上,而是她的朋友一直被催婚,朋友感到焦虑,开始怀疑自己,觉得自己给父母丢脸了。

而求助者的疑问是她不能对朋友的处境感同身受,不知道该怎么劝朋友,因此感到特别困扰,这种困扰已经达到了让她需要求助的地步了。

可以看到,两者虽然经历着不同的事件,但心路历程却惊人的相似,她们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就是得不到。

这就是“有控制点但做不到”的情况导致的“心理失控”

失控现实表现

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多吗?多!

比如有的人不喜欢当下的工作,他知道辞职才能让自己开心起来,但又离不开工作带来的收入。

有的人觉得当下的婚姻是畸形的,她知道分开才能减轻痛苦,但又没有勇气承担离婚带来的后果。

类似的情形还有家长会因为孩子的不听话感到愤怒,情侣会因为对方没按自己的要求做事从而将他的行为贬得一文不值。

在生活里,像这样因为“有控制点但做不到” 的失控情况屡见不鲜。

失控心理表现

这种情况在心理层面的表现是什么?

最常见的就是勉强和硬撑。

北大副教授徐凯文老师的来访者们告诉他: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到哪儿去了,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我过去19年、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在为别人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虽然在大众眼里他们是那么的优异,但是他们的内心状态却如此无力。

可以看到他们的心理呈现出一种勉强和硬撑状态。就像重度抑郁症患者一样,当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勉强得不能再勉强自己了,他们不需要再硬撑了,就只想结束这一切。

这就是心理上的“失控”。

与之相对应的另外一种心理表现就是:感到无法顺利行使自己的意志。

就像第一位19岁还在上高中的求助者那样,虽然家长、老师对她的处境非常认可,但她始终觉得跟同龄人保持一致才是正确的。

翻译过来就是,没有做自己。

像这种类似的情况也常常出现在家庭中,工作中。

虽然“做自己”就仅仅三个字,但对一个内心失控的人而言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失控原因

不知道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有这样的疑问,导致这些失控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对现状不认可的是什么?

答案大致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个无用,第二个是无效。

如果个体觉得当下的处境对自己来说是无用的,无效的,不管在其他人看来他们的状态是多么的好,他们的内心始终都无法认可当下的状态,他们只会觉得这是在完成任务。

过去我一度把“非要跟别人保持一致”这样看上去近乎偏执的控制点归因于控制欲太强,个性太倔强,太执拗、太轴。

但后来我发现这样的归因方式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就是“主观概括化”;这些行为从性质上讲都只是现象,我不应该把看到的现象当做原因。

我更愿意相信的是没有人会因为懒而懒,而是因为其他类似于“认为做某件事没有必要或者没有价值”这样的原因导致了“懒”这个现象。

于是我意识到我需要重新直面这个问题,幸运的是,认知行为疗法提供了两个非常具有参考性的指标:有用性和有效性。

《大话西游》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是:如果不能和我喜欢的人在一起,就算让我做玉皇大帝我也不会开心。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对世界,对人生,对价值的评价标准,这就是哲学上讲的三观,在此基础上我们评价一个观念或行为是否合理,通常会从两个维度去思考;第一个是有用性,第二个是有效性

什么是有用性?就是目标对象能不能对个体产生帮助。

什么是有效性?就是目标对象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我们需要了解到的一个基本心理现象是:即使不刻意这样去做,我们的潜意识也遵循着“趋利避害”的原则。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都会有意无意的使用“有用性”和“有效性”这两个指标。

比如之前提到的第一位求助者;自己虽然成绩优异,受到外界的一致好评,但对她而言,如果不能跟同龄人的行为保持一致,那这些所谓的优异、好评则是无用的、无效的。

再比如那些被空心病折磨的北大学子,虽然在外界看来他们是栋梁之材,但如果无法行使自己的意志,在他们眼里自己的人生就是没有意义的。

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有效性”和“有用性”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对目标对象的认可状态;对自己有用且有效的才会发自内心的认可,反之则无法认可。

结语

这种不认可状态就是“理论上正确,但内心不认可”导致的自我掌控感缺失。

为什么这种状态会让人丧失自我掌控感呢?

因为“自己认可的事”和“理论上正确的事”之间隔着一个人的感受,人生特殊的地方在于,它不一定需要多么的华丽而是需要处于“临在状态”。

如果没有,个体就会感到一种被“操控感”。坐在副驾驶永远也感受不到手握方向盘的乐趣。

我都没有错过,又谈何正确?我都没有拿起过,又谈何放下?

如果非要说他们的生活里差了点什么,我想那很有可能是对自己人生的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