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市通州区高中地理学科基地,通州区运河中学地理学科以课程建设来推动学生及教师个性化发展的研究、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依据师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列化贯通发展课程内容,多学科融合增强学科素养、提升课程价值,多维度共享展示基地活力、创新强科优校。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基地建设,交流分享建设经验,促进学科基地间交流互动,2023年5月23日上午,通州区运河中学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组织召开了通州区中小学学科基地建设经验研讨会。出席现场会议的有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第一分支梁刚书记、课程部李凯主任、高中部石杨主任和通州区运河中学党委段连波书记、李卫东校长、徐宝刚副校长,通州区44个学科基地主持人及各高中校地理教师代表也来到现场参会。全区中小学学校教学副校长和课程干部、各学科基地责任研修员及全区初高中地理、历史教师则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参与本次大会。
本次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
01 通州区运河中学学科基地课程建设经验展示与分享
经验展示与分享的第一项内容,由高二地理潘晓卉老师展示题为《追光者——探究中国古代计时法》课例。学生在活动中利用自制日晷模型,探究日晷的组成、摆放的规律,利用光影的变化理解日晷计时的方法。课堂设计注重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验展示与分享的第二项内容,由通州区运河中学地理学科基地主持人李静老师做了题为《联通、贯通、融通、共通——基于课程引领的学科基地建设探究》的发言。李静老师从“联通——市区校联研定科学性先进性课程策略”、“贯通——多元化需求创系列发展贯通课程内容”、“融通——多学科融合增学科素养提升课程价值”、“共通——多维度共享展基地活力创新强科优校”四个角度分享了运河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建设的设计、实施和特色。
经验展示与分享的第三项内容,由学科基地主持人李静老师、学科基地主要负责人李云鹏副校长、学科基地核心组成员詹国利和潘晓卉老师以及北京五中通州校区杨洁美老师,为参会的所有老师们进行了关于高中地理特色课程建设的沙龙分享。其中,李云鹏副校长从“学科课程”与“学校课程”整合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大运河文化研学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詹国利老师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分享了通州区运河中学学生土壤和农业实践课程的研发与开展。潘晓卉老师以“一节课到一门课程”为引,提出针对学生实际问题进行课程设计的思路与过程。杨洁美老师则分享了基于通州区运河中学的辐射引领作用,北京五中通州校区课程开发建设的探索与收获。
经验展示与分享的第四项内容,由通州区运河中学李卫东校长做题为《和谐课程与学科基地建设汇报》的发言。李校长介绍了运河中学和谐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内容,并强调了和谐课程设计与学科基地建设对学生成长的帮助,以及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助力。
02 通州区研修中心对学科基地的指导
首先由责任研修员王锰老师做了《强科优校 融合共生——建设高中地理学科基地 创新区域教研工作模式》为主题的发言,王老师从“专业支撑助力学科基地课程建设”、“联动教研发挥学科基地引领作用”和“凝心聚力共谋学科基地发展新方向”三个方面对学科基地建设与区域教研工作的共同推进进行了分享汇报。
随后,研修中心高中部石杨主任做题为《创新区域教研机制 赋能副中心教育高质量发展——区域高中学科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的发言。石杨主任重点总结了一年来通州区各校各学科特色课程建设,并提出了相关的未来展望。
接下来,通州区中小学学科基地建设工作小组李凯主任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教研组活动设计与实施进行了点评指导。
活动最后,梁刚书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高度肯定了通州区运河中学高中地理学科基地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指导辐射作用,同时也对未来通州区各中小学课程建设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合影留念
课程建设永远在路上,需要不断升级迭代,不断优化完善。今天的交流活动更加激发通州区运河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建设与地理教学研究的创新力和活力,相信在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在全组老师共同努力和积极探索下,学校一定能真正做“强”学科,做“实”教研,不断创新发展,为运河增光添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