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厚重悠久的文化内涵,是国家和民族珍贵的历史记忆、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非遗对话非遗,当南通蓝印花布对话宜兴青瓷,是一场非遗技艺的交流,也是一场非遗保护的传承。

1、非遗对话非遗——中国“青”色作品展开幕!

为了推动非遗传承保护,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在现代生活中彰显非遗魅力,释放非遗活力,让更多人走近非遗,5月24日,非遗对话非遗——中国“青”色作品展在丁蜀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正式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毅,丁蜀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伍震球,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徐英姿,丁蜀镇副镇长唐振宇、中国民协副主席吴元新,江苏省非遗项目宜兴青瓷制作技艺无锡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荣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代表等领导和嘉宾参加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幕式现场,丁蜀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唐振宇表示,丁蜀拥有丰厚的非遗资源和文化沉淀,未来丁蜀会以此活动为契机继续推进非遗的传承与创新。让非遗融入民众生活,成为连接传统文化民生幸福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表示宜兴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曾在宜兴学习生活过6年,他也是宜兴培养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段岁月给了他无数的灵感,此次也非常有幸来到宜兴参加活动。作为江苏省非遗项目宜兴青瓷制作技艺无锡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荣法表示,宜兴青瓷需要用土的技术,釉的艺术和火的魔术把青瓷制作技艺不断精进,重塑当代宜兴青瓷辉煌,弘扬青瓷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除了有精美的作品展览,还举办了《宜窑逸色·陶艺学堂》,现场大师们共同探讨了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非遗传承,共同破圈

据了解,本次作品展从5月24日持续至6月13日,远道而来的南通蓝印花布与宜兴青瓷展开了一次深入交流,每一幅蓝印花布,每一件青瓷,都是源于非遗匠人坚守的初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宜兴青瓷作为宜兴五朵金花之一闻名于世,它始于西周,从发端变迁到跌宕振兴,经历上千年的时光,其中有“雨过天青色”留下无限的想象。宜兴青瓷不断走向世界各地,被海内外人士誉为“东方的蓝宝石,精美的碧玉瓷”。练泥、制胚、上釉、烧造……每件作品的背后有着一双双巧手,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沉淀。传承,不仅仅是一种守护,更是一种创新。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领域的传统技艺,同时也各自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丁蜀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伍震球现场表示一个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商业传播,要抓住时代发展的契机,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让非遗连接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让非遗成为新时尚,群众融入非遗才能传承非遗,让非遗“活”起来为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为非遗的南通蓝印花布源于唐宋,盛于明清,历经了千年的工巧积淀,具有深沉恬静的蓝白之美,在装点了人们起居生活的过程中融入衣、住、行等各个方面,是民间百姓审美的重要表现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寻找非遗“活态灵魂”,赋能美好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或许不仅仅在于它的物质价值,其审美价值也同样熠熠生辉。非遗作为文化与艺术间的桥梁,值得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文化只有“近人”才能“迷人”,只有促进人民“共赏”,才能保障人民“共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丁蜀镇将会持续开展“非遗对话非遗·大师对话大师”的系列活动,聚焦非遗活力,推动非遗紧密连接现代生活,连接人民群众,增进非遗“活化”,让非遗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部分,成为人民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的一部分,做到与时代发展同向共进,与人民生活同频共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非遗对话非遗——中国“青”色作品展由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全国非遗文化传承职教联盟指导,由无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宜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丁蜀镇人民政府、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主办,由无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南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宜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丁蜀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宜兴宜窑逸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无锡商务时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同时,本次活动也得到了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民盟宜兴市委、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通市工艺美术学会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