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义务教育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

记者22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义务教育严格落实免试入学升学规定,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

通知强调,各地要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成果,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片区,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健全有序录取机制。鼓励各地出台多孩子女同校就读具体实施办法,帮助解决家长接送不便问题。

通知要求,各地要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学龄儿童数量变化趋势,健全常住人口学龄儿童摸底调查制度,全面掌握行政区域内适龄少年儿童入学需求,切实做好学位供给保障工作。

通知提出,各地要努力增加优质普通高中学位供给,进一步压减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计划,确保到2024年全面实现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加强省级统筹,进一步清理规范中考加分项目。

此外,通知还要求,各地各校要健全和落实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让适龄儿童辍学的底线,确保应入尽入。大力推进“阳光招生”,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招生行为。

山西加强演出市场管理 严禁擅自变更演出申报内容

近期,山西省演出市场快速恢复,各类演出活动大量增加,创近年来新高。5月22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通知称,要求各市文化和旅游局多措并举加强演出市场管理,规范演出市场秩序,确保山西省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01

加强演出活动内容和资质审核

  • 要认真审核文艺表演团体、演出经纪机构行政许可、备案等相关资质条件,加强对农村集镇演出、流动性演出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演出场所备案证明》等资质文件的审查,全面纳入行业监管,做好内容审核。
  • 要对临时搭建舞台、看台的脱口秀、livehouse和音乐节等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认真查验演出举办单位的演出批准文件及相关手续,核验演员信息及演出节目内容,严禁擅自变更演出申报内容、增加演员,以及假唱、假演奏等违法违规行为。

02

规范演出票务市场秩序

  • 要加强对票务经营单位资质管理,严格要求演出票务经营单位取得演出举办单位委托或授权。
  • 督促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票务经营单位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营业性演出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70%。
  • 对社会关注度高、票务供需紧张的营业性演出进行重点监管,提前研判。
  • 积极联合属地公安和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打击“黄牛”炒票、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03

持续做好演出场所安全监管

  • 要加强对演出场所的指导,督促举办单位认真核查演出场所的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消防安全设施检查记录、安保工作方案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等材料,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 对从事杂技表演等危险性较高的演出项目,督促演出举办单位做好演员和现场观众的安全防护,并为演员购买相关安全保险。
  • 积极配合公安等部门做好对临时搭建舞台、看台的演唱会、音乐节的演出现场监管,督促演出场所建立完善现场巡查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演出活动的巡查,坚决防止拥挤、踩踏等事故发生,确保演出现场安全、有序。

04

加强营业性演出市场执法办案

  • 要加强对违法违规营业性演出活动的查处,严查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擅自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未经批准出售演出门票、擅自变更演出内容、假唱、假演奏、演出内容含有禁止情形等问题。
  • 密切关注热门营业性演出活动票务经营情况,严查演出经纪机构未履行应尽义务等违规经营行为。(记者张彩云 实习生张宏伟)

(来源:新华社 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