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新冠”相关话题屡登热搜

朋友圈里有一些人称自己“二阳”了

也有些人幸运地躲过了去年底的第一波高峰

但却在最近“初阳”了

新冠疫情会大幅回升吗?

根据中疾控专家上周的采访报道,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监测数据来看,4月中下旬以来,全国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但近一周来,上升趋势有所减缓。发热门诊的监测数据也显示出类似趋势,从接诊情况看,近期的发热病人中大部分是首次感染新冠病毒。监测数据还显示,报告的确诊病例中绝大部分是轻症

根据我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我市新冠疫情在经历“五一”前后的小幅上升后,近期稍有回落,全市发热门诊就诊量与上一波流行高峰相比仍处于低位,疫情形势与全省一致,短时间集中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较低

二次感染较首次感染症状更轻?

据钟南山院士近期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能在4-6个月的时间内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但如果面对变异株XBB,其保护力可能会减弱,“从去年12月算起,实际看现在已经是到了这个时间了”,因此近期二次感染的比例有所增加。

首次感染的症状多以咳嗽、发热、咽痛和乏力为主,如果是二次感染,考虑到此前已形成的免疫屏障,加上变异株毒力的衰减,对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症状整体会轻一些,大部分人都是轻微症状,感染后恢复时间缩短,且只有少部分人需要医疗干预。

需要注意:

病毒最先攻击的是:从未感染过的人群、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这3类人群更要严加防范。

无论是“首阳”还是“二阳”,如果出现较严重的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积极做好相应的治疗。

校园防控如何开展?

To 同学们:

还没有阳的同学,建议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有异常情况如发烧、咳嗽、咽痛、乏力、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已经阳了的同学,建议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自身状况采取居家自我照顾或到医院就诊,不带病上学,并做好:

  1. 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期间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

  2. 密切观察症状:密切关注自己的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等,不适症状加重应及时向家长/医生反馈。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营养的均衡摄入,避免疲劳过度,增强自身免疫力。

To 学校:

建议校园强化每日健康监测、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等,发现具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的人员短期内异常增多,应及时向教育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部门报告。还应加强防控措施:

  1. 加强环境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2. 规范做好消毒工作。

  3. 采取减少人员接触的措施。

  4. 如发现聚集性疫情,疫情发生期间可减少或停止学校的集体活动,避免较多人员集会,造成交叉感染。

  5. 如发现聚集性疫情,经评估可采取停课或停止线下教学,停课期限届满后,评估确定是否复课。

如今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致病力增加,专家总体研判也认为,我国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不会对医疗秩序和社会运行造成明显冲击。因此大家不用恐慌,但仍然需要加以防范,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就可大大减少感染风险。

来源:广州疾控i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