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深处,河北省武安市楼上村。
早上6点,闹钟准时响起,王芹如的一天开始了。62岁的她在村里经营一家面馆,常有游客慕名而来,只为尝尝地道的太行山柴火饭,“游客多了,生意红火起来啦。”王芹如说。
忙着准备食材时,王芹如随口哼上几句戏词。戏,是她的爱好,也是山乡特色。
村口,各色戏剧脸谱悬挂在高高的村标石上;穿过梨园大街,两侧房屋墙上挂满戏曲道具;髢髢街、端花街、金枝巷,古香古色的小巷四通八达……
楼上村,有戏。
楼上村村标石。 李树锋 摄
武安平调落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武安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平调和落子各有特色,平调唱大戏,落子唱小戏,相得益彰。作为主要传承地,楼上村至今保留着自己的剧场和剧团。
19岁那年,王芹如在邻村修路,一听说村里剧团排戏,二话不说就回了村。“剧团有十几人,虽然业余,但戏唱得好,经常到处演出。”王芹如一脸自豪。
穿上戏服唱戏,脱掉戏服干活。这里家家户户都能唱上一两句。
“迎春花各年开,腊月梅粉淡白,爆竹声响年到来,家家门口贴对子,大红的灯笼挂起来……”中午,做好游客们点的菜,王芹如放下锅铲,打开音响,唱起自编的武安落子《迎新春》。戏韵悠扬、唱腔悦耳,游客纷纷拍手叫好。
游客江雪正好在面馆吃面。她来自河北邯郸,是绘画专业的大学生,3年前来东太行写生时偶然发现这个小村庄,一下就喜欢上了。
支起画板,江雪画起楼上村。铺满岁月记忆的石板路、饱经历史沧桑的古戏楼、投入的唱戏人……“想起小时候趴在戏台边看戏的日子。村子里的戏很好听,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江雪说。
吃了面,听了戏,还可以逛逛村里的博物馆。2018年,楼上村建立了武安平调落子博物馆,挂着戏曲脸谱,设有舞台,展示各类道具、戏服,述说平调落子数百年的发展路。
“有人学,有人教,有人听,戏曲文化传扬开来。”楼上村党支部书记王为科说。
在武安平调落子传习所,王新荣一边打拍子,一边带着几个孩子唱平调落子。唱腔、手势、眼神、台步,都需要反复练习。
64岁的王新荣是武安平调落子传承人,2019年传习所成立后,她每周都来免费教学。楼上村很多小学生都上过王新荣的课,这里每年能培养出20多名达到登台演出水平的学员。
“楼上村戏曲传承基础很好。发挥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好戏曲文化,能为武安平调落子培养更多人才。”王新荣说,楼上村已经传承了三代人的剧团依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每逢重大节庆,村里都会唱起大戏。
楼上村群众爱戏、唱戏,更“入戏”。当地许多俗语都和平调落子相关,一些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落子现代戏成为向村民普法、送知识的好载体。
一曲地方戏,也给村子带来新生机。路通畅了,风景美了,原汁原味的平调落子腔成为当地一景,吸引众多太行山外来客。
近年来,武安投资1000多万元,依托戏曲和旅游资源,打造“戏曲小镇”。太行美景入画,山居戏乡添彩。除了博物馆和传习所,当地还成立了戏曲文创工坊、戏曲民宿、平调落子酒坊等。
王为科说,“乡村旅游火了,给村民带来不少机会。”楼上村东望京娘湖、西临七步沟、南接平涉线、北靠东太行。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村民开起民宿和农家乐,板栗、连翘、金银花等土特产也有了销路,现在村民每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6000多元。
站在楼上村平调广场上,一边是巍巍太行,一边是片片花海。“上山可观景,下山可听戏,吃住有特色,特产有销路。”王为科感慨道,“乡村文化的振兴让我们过上了更好的日子!”
人民日报记者 马晨
【快评】
盘活非遗资源 助力乡村振兴
村标石上悬挂着各色戏剧脸谱,村居房屋墙上挂满戏曲道具,家家户户都能唱上几句戏词……通过对非遗资源的挖掘、保护、传承、创新,楼上村,这座太行山深处的小村庄迎来新的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许多非遗项目本就源自乡村,产生于乡村的生产和生活,在乡野沃土中生生不息。非遗与乡村振兴之间,并非单向助力,而是相互赋能。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一大抓手,在田间地头、广袤山乡传承的非遗既能通过形成特色产业带动乡村发展,也能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增强精神力量提供有益滋养。
有人学、有人教、有人听,武安平调落子的独特魅力传承在一方村落的烟火气中,活跃在村民的日常生活里。非遗是富有生命力的“活化石”,深挖非遗的时代价值,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非遗就可以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楼上村的种种尝试启示我们,盘活非遗资源,促进文化内容与各类产业融合发展,既能让非遗焕发新光彩,持续释放乡村文化的内在魅力,也将增强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让传统村落焕发新生。
曹雪盟
(转自2023年5月25日《人民日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