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环球时报消息,据美媒彭博社发布的报道称,五角大楼主管印太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拉特纳,在当天参加智库举办的公开活动时止不住对中国进行抱怨。拉特纳宣称,五角大楼曾多次向中方提议,希望两国防长能够在即将召开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进行会晤,但是五角大楼的请求至今没能得到中方的积极回应。彭博社在报道中引用了消息人士的话,称中方不反对两国防长的直接交流,但坚决反对美国对中国防长施加的非法制裁,如果美方拒绝解除制裁,双方就不存在对话的基础。

五角大楼的急躁心情不难理解,因为自从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同美国总统国安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会晤之后,中美高层之间的“融冰”迹象已经显现。而此时的美国,不仅需要我们出手帮助美国稳定通货膨胀,更需要我们在美债问题上减轻华盛顿的压力,尤其是在斡旋俄乌冲突一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拜登面临美连任的压力,再加上特朗普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将 “呼吁和平”扎根在美国选民的心上。这一系列迫使拜登不得不为了自己的选票,而重新规划东欧战略。事实上,过去几个月我们中断与美国的高层互动,同时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两大领域积极布局,例如推动沙伊和解、加快人民币国际化、与中亚五国扩大战略合作,这些动作的另一层含义,就是不断从其他领域向美国施加压力,而不是被美国束缚在他们所设定好的“战场”上打转。

因此中美之间先是在国安部门“破冰”,经贸部门紧随其后,而财政和外交谁先谁后,则取决于中美两国商务部长会晤之后,拜登政府能否在中国严重关切的问题上与我们相向而行,至于中美两军高层的会面,只能安排在最后进行。一个基本事实是,中美两军关系是中美两国关系的“压舱石”,五角大楼口口声声说尽快恢复接触有助于双方避免误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现实情况是,所谓的“误判”是建立在一方对另一方采取至少看上去 “非常不友好”的举动。如果五角大楼所谓的“消除误判”,是让中国面对美国的军事扩张,以及对中国领土主权粗暴侵犯、干涉的行径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话,这恐怕并不是在寻求交流,而是在寻求“臣服”。

其次,美国至今仍拒绝解除对我国防长的制裁,妄图保留这一居高临下的姿态。无非就是怀揣着“即便对华强硬,双方仍能合作”的小心思。而这种心态其实与拜登所提出的,“该竞争的时候竞争、该对抗的时候对抗、该合作的时候合作”其实是完全吻合的。虽然华盛顿幻想着为今后的对华战略制定一个新基调,可问题在于,这种要求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而且在“合作”时必须随叫随到的傲慢心态,已经严重偏离当下国际政治的现实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美国大可不必拿“避免误判”“维护和平稳定”来充当挡箭牌,一个主权国家的和平从来不是靠交流去维系的,而且美国采取的对华军事围堵战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根本就不存在“误判”的空间。美国必须意识到,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中国必须让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