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937期。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国家主要领导人中,有两位来自湖北红安高桥镇,分别是李先念和陈锡联。他俩都出身于红四方面军、二野体系,彼此了解感情深厚。李先念在战争年代的地位高于陈锡联,和平年代他更是官至正国级(先后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不过在七十年代副总理陈锡联得到毛主席重用,一度负责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实际的军内影响力比李先念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毛主席晚年,北京形势比较复杂。尤其1976年伟人病逝之后,相关阴谋集团加紧抢班夺权,把首都搞得乌烟瘴气山雨欲来。陈锡联一生经历刀山火海,多次死里逃生,他对毛主席和新中国无比忠诚,对当时的形势非常担忧愤懑。不过仅凭陈锡联个人的力量,要控制局势是不现实的,他希望获得其他领导人的支持,很自然地想到了同乡老友李先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年9月为毛主席守灵期间,陈锡联一直在找机会和李先念交换意见。陈锡联十分敏感,他认为主席刚刚离世,组织内最有可能发生变故。但是灵堂里面人比较多,包括敌对集团的几个主要人物也都在场,陈锡联很着急。他小心观察着形势,利用李先念起身去洗手间的机会,默默跟了出去,他要抓紧时间和李先念说几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锡联在四方面军和二野时,都是李先念的下属,他快步追上李先念,小声说了一句:老首长。其实李先念已经发现陈锡联跟来了,但他没有讲话,只是转头看了看对方。陈锡联接着说:老首长,这样下去可不行,我们要想想办法了!李先念却马上打出一个手势,示意“停止”,意思是让陈锡联别在这里讨论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陈锡联没有完全反应过来,李先念便低声说了6个字:总会有办法的。随后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耳朵,提醒陈锡联“隔墙有耳”。陈锡联明白了李先念的意思,也意识到自己太过着急,反而不利于事情的解决,甚至引来危险。有了李先念这6个字的答复,陈锡联的心情缓解了不少,很快两人表情木然地回到了灵堂,就像没有事情发生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锡联历来是一员猛将,当过兵团司令、管过炮兵部队,但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军队的军事主官,政治工作经验不像李先念那么丰富;李先念文武双全,战争年代经常是司令员政委一肩挑,他比陈锡联更有斗争经验,也更加警惕小心。在这样的场合讨论敏感事项,稍有不慎就容易引来麻烦。李先念很懂得保护战友,只有先站住脚,后续才能采取行动使出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对于陈锡联的这番表态,李先念内心很受触动:如此关键节点上,能把自己的立场主动讲出来,不顾个人安危,陈锡联真乃忠勇将军!而历史事实也果然如李先念所言,办法会有的。经过华国锋、叶剑英等领导人的缜密谋划部署,1976年10月阴谋集团被迅速粉碎,李先念和陈锡联在这一时段的积极表现,都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