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木作传承
传统木作与新木构建筑
新木构建筑如何传承传统木作,今天我们来聊聊传统古建筑保国寺和新木构建筑前童润舍。保国寺位于宁波西郊灵山之上,原名灵山寺,唐代由僖宗皇帝赐名保国寺。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HAPTER ONE
保国寺
保国寺是长江以南“第一木构建筑”。在南方地区虽然也有个别木构建筑比保国寺更古早一些,但原真性和环境要素,以及气场之强大,保国寺大殿在江南是无敌的。这是一座真正能让我们为木构建筑而倾倒的地方,是一个我们能够读懂古代匠人,触摸千百年人文关怀的地方。
保国寺是宋代《营造法式》的活化石。伴随着《营造法式》向全国推行,以保国寺大殿为代表的十一世纪最先进的木构营造技艺,成为全国古建筑修建的技术标准。
保国寺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瓜棱样式拼合柱。保国寺大殿的柱子非常独特,有人称它为拼合柱,有人称之为瓜棱柱。这里面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瓜棱样式概念,一个是拼合柱概念。很多人容易将其混为一谈。
所谓瓜棱柱,就是柱子外部带楞,断面像南瓜状的柱子。起源于汉魏时期的束竹柱。保国寺大殿的16根柱子全做成瓜棱柱样式,这种样式在《营造法式》里有记载,但在宋代木构实物里已是极为罕见。
这种瓜棱柱作为装饰手法,一般多见于石质构件,或者晚期建筑构件中。而保国寺大殿的16根柱子全做成瓜棱柱样式,且断面形成的瓜棱柱还多种多样,这个非常有意思。
所谓拼合柱,就是将多根小木料拼合到一起形成大柱子。使用小料充当大材以承重载,这是提高木材利用效率的好办法,也是营造法式的关键要求:大料做梁,中料做柱,小料做拱枋——大料不可小用。把小木料用木楔拼合在一起,以小料成大材,不仅省却了对于大型木料的依赖,且具有独特别致的艺术效果。
保国寺大殿就是现存木构建筑中拼合柱使用的最早实例。不过我们在这里要分清楚,有的柱子是用整木刻画出瓜棱样式,而有的柱子是多根木料直接拼凑到一起形成的断面瓜棱形样式,瓜棱的断面形状也有好多种,如果不多加注意,往往容易混为一谈。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保国寺现存拼合柱案例并非都是宋代原物,而有后代维修时的改装。这个年代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并不妨碍这种做法的独特性。
CHAPTER TWO
前童润舍
建筑师王灏设计的前童润舍,位于浙江宁波宁海县的前童古镇。
王灏希望将这座普通的房子改造成民宿,同时营造一定的公共性,成为开放的“古镇客厅”——容纳村民、游客的休憩交谈,必要时也可成为承办村民活动、学术沙龙、社会展览的空间道场。与普通的乡村民宿常采用的“结构不动,表皮装饰”不同,建筑师提出“偷梁换柱”的概念,将新研发的“叠梁束柱”,通过“偷、换”原有梁柱的方式,注入到传统民居之中,以骨骼之更新,促成整体气貌品质的提升。此柱式,取浙闽廊桥的叠梁出挑意象为梁,结合宁波保国寺的瓜棱柱做法为柱,对美学与力学原理进行重新梳理和提炼,形成这组结构原型——包含了地下基础、柱础、柱身、柱与多向梁的交接、柱与楼板的交接、柱头与屋架的交接等多组关系,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结构单元。
宁波保国寺束柱(瓜棱柱)
叠梁束柱原型
中堂叠梁束柱(建成)
叠梁束柱,根据现场情况改动的柱式
东书房束柱(建成)
中堂(建成)
二层套房(建成)
中堂叠梁束柱
“偷梁换柱”后,原本根据房子面宽逐一分隔的空间关系,由于落柱的减少(七根减至三根)和重新组织(横向对中一字排列),一改从前间隔、闭塞之格局,呈现出开放、连续的新体验。建筑师直指传统建筑体系中最为本质的木结构改良,试图为这个囿于传统的木构体系注入新的能量,这正是“木结构复兴”的开端。这场改良的尝试,实为探寻木构所能创造的空间气质,实践传统空间营造与审美观念的现代化。
对传统榫卯结构感兴趣的话,可以报名燕尾榫书挡的课程,通过亲手制作燕尾榫,进一步深入了解传统榫卯结构的魅力。
点击下方图片报名燕尾书挡课~
(上海店场内实景)
上海店专属客服微信
- 展览、讲座、课程地点 -
M.Y.Lab木艺实验室上海店
长宁区凯旋路1205号东风商务园2楼1楼
【杭州店】
联 系 电 话: 18058762741
/18258124427
客 服 微 信: mylabclub
【上海店】
联 系 电 话: 021-62496817
客 服 微 信: mylab-shanghai
【宁波店】
联 系 电 话: 057487464508
/15355111169
【南京店】
联 系 电 话: 02585350817
客 服 微 信: NJ85350817
【广州店】
联 系 电 话: 13316252480
客 服 微 信: mylab13316252480
【青岛店】
联 系 电 话: 18561719209
客 服 微 信: mylabqingdao
End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