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位高中学霸分享自己学习语文的技巧。很多同学认为阅读理解很难,她的提升方法是,反复对照正确答案,摸索和记住其思路。

错一次,接下来就背两次;错两次,看完就背三次。久而久之,答题就形成习惯,接近正确答案了。换成以前,家长们可能要热捧这种钻研精神。

但现在多数人看完却感到悲哀:这样真的叫“钻研”吗?或许更像是“八股”吧。减掉青少年的翅膀,再谈创新和活力,很苍白。可现实里,成年人有时却在刻意给学生寻找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场电影也要追求意义,学生直言“活得太累了”

网上外国男孩躺在草坪打滚的视频,短短几秒钟的画面,却引来大量浏览和收藏。或许大家正是很缺少这种“闲情逸致”,不得不通过手机来给自己片刻想象中的美好。

同样是普通家庭,我们这边的日常状态,往往是家长起早贪黑地上班,学生分秒必争地做题。包括小学生,也早就不再轻松。

有位同学实在写不进去作业,不禁叩问:为什么看一场电影也要追求意义,必须写出500字的观后感。我只有100字的感悟不行吗,非要写废话才合格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看电影本来就是轻松和休息的方式,为什么偏偏要加上一个任务,弄得大家一边观赏,一边还带着负担,再好的作品都没办法投入。

这样的话题在网上掀起很大讨论,很多同学感同身受。似乎我们从小接受的培养模式,就必须给所有行为赋予现实的价值,否则就叫“没用的事”。

看电影要写读后感,必须受到启迪才行;听音乐不能只当放松,最好是练英语或者能用来表演。甚至给幼儿园学生买玩具,很多家长也必须要求“益智类”,不能只是玩耍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我们非要在每个阶段都活得这么累,才能被视为“正常”的好学生呢?否则就被视为浪费时间。有位名人说过,如果发呆能让人舒服,那么发呆本身就是意义。

可是,许多家长和老师的视角里,似乎“休闲”是一种罪过。只要做事没有带来“可以观察到”的现实价值,就等于不存在意义,必须要求学生对此“惭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惭愧式教育”,贯穿我们的人生

快乐有罪、休息有罪”,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这样的逻辑真实存在于很多家长和老师的思维中。

笔者记得初中时,校长请来本市一位优秀的退休教师。因为我们课上开玩笑大家乐了几秒钟,老师便非常生气,推掉了这份零活。她认为课堂上笑,就等于学习不认真,我们是朽木。

相反,有位外语老师,原本教学能力出色,因为经常用轻松欢快的方式讲课,领导听到师生经常开怀大笑,觉得她“有失体统”。后来她辞职自己去开培训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有时候一些人的逻辑真的很奇怪:认为学习和工作是苦的,不允许学生和员工有轻松愉快的氛围。但是如果学生和员工抱怨“苦”,却又要求他们苦中作乐。

这难道不矛盾吗?学生们从小被培养的思维方式,要因为熬夜太困而责怪自己,要因为没把兴趣变成赚钱工具而愧疚,还要因为看电影写不出“教育意义”而反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哪怕他们大学毕业后,依然脱离不了来自家长、长辈、公司领导的“惭愧培训”。加班后买杯好点的奶茶,要惭愧:父母舍得喝吗?

客户跑单跟很多因素有关,但必须自责是自己能力不够,给公司造成损失。为何“愧疚式”教育好像贯穿很多人的一生?

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我们普通人的安全感,明显低于欧美那边。即使现在能吃饱穿暖,可是教育、医疗、养老、房子等支出,让很多家长不敢放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状态下,把压力和焦虑有意无意地转移到后代身上,是很可能的现象。正如以前网友总结的,为何底层家庭从小教育娃“早当家”?

因为无法留给后代什么资源,子女如果不能“早当家”,父母承担的辛苦就更多了。其次,则是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似乎倾向于“混合”逻辑。

例如认为好学生就必须沉默、严肃、丑;爱玩、爱打扮就一定是“不靠谱”的同学。还觉得人活着必须吃苦,否则就等于“纨绔子弟”,不愿承认吃不到葡萄的嫉妒心理。

【话题】你经历过哪些“愧疚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