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形容她的爱呢?比严厉更严厉,比残酷更残酷,比这世上的一切都要强悍有力。”

在关于母亲的回忆录《妈妈走后》(Crying in the H Mart)中,米歇尔·佐纳写到一个幼年让她备受伤害的场景:她爬树蹭破了肚皮,在地上哇哇大哭,而母亲并未前来安慰浑身污泥与血迹的她,而是站在旁边大声呵斥,“那样子就像是我故意损坏了她的财产”。

作为一位乐手,米歇尔的书比她的音乐更出名。2021年,她的书进入了奥巴马的年度书单。在与妈妈死别之后,她通过食物与味觉,复活母女生活中的时时刻刻,开始讲述她与母亲的对抗与和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欢喜》剧照

东亚妈妈为什么成为一个话题?从2011年“虎妈”蔡美儿出书算起,东亚母亲的育儿方式强悍闯入西方视野,在文化冲击下形成了值得探讨的“奇观”,中式(或亚裔)虎妈的教育模式被概括为“过度控制、苛刻和要求毫无疑问的服从,几乎不关心孩子的需要、愿望或情感健康”

美国影视剧中,东亚妈妈成了一个自带戏剧张力的群体,包括《初来乍到》里的瑞秋,《摘金奇缘》里的婆婆埃莉诺,《瞬息全宇宙》里拯救世界的伊芙琳。她们都有一张精明的脸,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善于吹毛求疵,时常不可理喻。总之,一位典型的东亚母亲,以缺乏边界感的控制欲、不容置疑的沟通方式为行为特征,是天然的戏剧冲突发生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迫式地“为你好”,是亚洲妈妈身上窒息感的主要来源,米歇尔将之形容为“充满先见之明的爱”。她那位在韩国长大的妈妈对“美”的追求登峰造极,见面永远要挑剔女儿的外貌和体态,永远觉得她穿的衣服太丑,指责她不坚持使用妈妈购买的护肤品,刻薄她的体重,调侃她的单眼皮。挑剔审美和挑剔成绩是一回事,都是低容错社会里的保护机制,让人天然地将“少走弯路”与“好的人生”划等号。当下一代的下限升高,这种未雨绸缪的如履薄冰自然成为单纯的负担。

母女关系中最令人痛心的时刻,可能是强悍的妈妈开始自己承认力有不逮。米歇尔的母亲得知自己身患癌症之后,在通知女儿前先打电话给女儿的男友,请他在米歇尔难过时予以陪伴。承认女儿的某种情感需求只有另一个人才能填补,是多么艰难的退让。除非面临生死大关,一位骄傲的东亚母亲不可能向外人承认自己在“爱孩子”这件事情上面,其实做不到满分。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这种不低头,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不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敏家》剧照

从子女的角度看,东亚母亲的叙事之所以常能带来共鸣,还因为我们在对母亲的不满中依然能体会到她的委屈。这种身不由己的体谅,在母亲压倒一切的攻击性面前显得极其窝囊。当米歇尔提出放弃上大学投身音乐事业时,她和母亲打了一架,母亲用全身力量把她压倒在地上,说出一句叫人摸不着头脑的话,“生了你以后,我为你打过一次胎,就是为了你这么一个糟糕的小孩!”把一次无人知晓的堕胎怪罪到孩子身上,实在是无理取闹。米歇尔立刻看穿了母亲,“她这么说只是为了伤害我,正如我无数次伤害她一样。”

东亚母女的和解总是酷烈。杨紫琼要在千万个宇宙中斗法才能换来女儿的回心转意,米歇尔中学毕业后与母亲决裂,直到母亲患癌才回到她的身边。有意思的是,这不是文艺作品里的夸张手法。三十来岁,当我回到国内与几位久未谋面的中学好友叙旧时,发现她们都已经在人生关口前完成过一次“和妈妈的绝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悦有了新工作》剧照

其中一位朋友勇敢地坚决拒绝母亲在孕期来照顾她,因为客观上讲,她的母亲并不擅长做家务,反而会给她增添暴躁情绪。她为此不惜和母亲拍桌大吵,夺门而出,才终于赢来对方的退让。她大方地告诉我,“你必须彻底翻脸,才能赢得她的醒悟,现在我说什么她都听”。这里面有种大仇得报的快意,有放弃和解的酣畅,还有种终于征服母亲的心酸。因为不能以正常的方式获得和解,我们只能把单方面的征服当做自欺欺人的胜利。

我们常常忽略一件事,亲子关系中的不理解,带来的伤害是双向的。即使在母亲患癌这种极端情景中,母女关系的修复也来得很不容易。知道女儿难以照料自己的起居,米歇尔的母亲请来自己的密友帮忙,女儿则被排除在外,只能做做记录母亲日常体征和用药的基础工作。当那位外人几乎占据了母亲全部的依赖,她愤怒又无力地被迫意识到,“无论你有多努力,也无法真正明白她的需求。”这多么像我们平时指责母亲的话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乐颂》剧照

谁不知道失去妈妈会心碎呢?米歇尔在妈妈走后,经常在美国韩超“韩亚龙超市”里落泪。那些妈妈才分得清的食材和调料,妈妈才掌握的料理秘方,妈妈才执着的饮食偏好,连同妈妈的爱与严苛,都永远地带着她的一部分离开了。但我想如果叫她回到二十出头的年纪,她一定不会因为今日的心碎就在母亲那里低头求和。

就像东亚妈妈的教育理念是“长线交易”一样,东亚孩子的谅解也会姗姗来迟,或者永远不来。从这个角度看,双方付出的时间代价是公平的。“虎妈”出名几年后,蔡美儿的女儿Lulu和Sophia公开发声,异口同声地说自己的童年“严酷”但“快乐”,同龄人也评价她们自由自在,充满魅力,跟正常的孩子无异。但就像Lulu自己指出的那样,“这种教育方式不适合所有人,有的孩子会在重压下崩溃。”

《小舍得》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讨论东亚母亲好不好,或者怎么和自己的东亚母亲相处,是件挺费力的事情。没有一个母亲是相同的,更无法以国籍、地域或文化背景去归纳。就像米歇尔的母亲固执地告诉她,好的韩餐就是要烫嘴,好的韩式烤肉就是要微焦,或许好的母爱就是带刺的。米歇尔不再执迷于妈妈带来的伤害,坦然接受了一份会伤人的爱,但这都是在母亲离去以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挺好》剧照

值得高兴的是,亚裔孩子的发声诠释让东亚妈妈的面孔在英文世界里生动起来,形成一场自发的辩护。当我们回家面对自己的“东亚妈妈”,也大可不必过分代入他人塑造的情节,自己的妈妈,只有自己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