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展开世界音乐的东方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设计搭建,黄浦江边的1862时尚艺术中心变了模样。剧场中央出现一方白色主舞台,一条长长的通道延伸至副舞台,观众360度环绕而坐。13位青年国乐演奏家、1位手风琴演奏家及6位歌者款款走来,一幅世界音乐的东方画卷由此展开。

演奏家们延T台走来,仿佛一场东方风韵时装秀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奏家们延T台走来,仿佛一场东方风韵时装秀现场

5月27、28日,上海民族乐团原创音乐现场“爱我中华·大雅国风”《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在1862时尚艺术中心预演。光影与国乐交融,打破许多观众对民族音乐的想象。“今天,你数星星了吗?”当这句话出现在舞台上,观众跟随乐声,在心里数起了星星。

演奏家们围成圆形,相向而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奏家们围成圆形,相向而坐

“在东方的艺术观念中,音乐生发自心灵世界,关乎自然、生命和情感。琴音起落,自成气韵,天地万物浑然一体,生趣盎然。”上海民族乐团团长、《云之上》艺术总监罗小慈说,“《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的创排过程,是一场‘回归—探索—再出发’的音乐旅程。以放松、纯粹、开放的态度回归东方美学精神的怀抱。我们希望能突破固有的‘东方’听觉印象,构筑别具一格的声音图景,探索民族音乐当代表达的新路径。”

光影与国乐交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影与国乐交织

一群音乐的精灵,在台上且奏且歌

“想象你们就是音乐的精灵,在台上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可无不可。”5月27日下午2时30分,《云之上》上演前5小时,罗小慈对台上的演员们说。

《云之上》是继2016年《冬日彩虹》后,上海民族乐团再度携手作曲家E.宋歌打造的海派民乐全新品牌。14位演奏家要演奏113件中外乐器,除了各自的独奏片段,更要在合奏时融为一体。

打击乐演奏家要演奏十几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打击乐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击乐演奏家要演奏十几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打击乐器

造型师把上海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刘嘉飘逸的头发剃成了“寸头”,以配合音乐的锋利感和棱角感。演出时,他带了两把琵琶上台。“因为音乐色彩很浓,极有张力,演奏的情绪必须饱满。排练的时候,经常一个扫弦下去,琴弦就断了。带一把备用琵琶,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演奏家们彼此聆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奏家们彼此聆听

上海民族乐团竹笛声部首席金锴的造型像个“侠客”,他在台上演奏了十几件不同的吹管乐器,包含尺八、箫、竹笛、班苏里四个种类。上海民族乐团打击乐声部首席王音睿则要演奏十几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打击乐器。“开场我们用大军鼓模拟的心跳,但不是我们人类自己的心跳,而是宇宙的心跳,希望观众可以沉浸在《云之上》纯粹、自然、充满哲思的音乐世界里。”

演员造型兼具传统与时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员造型兼具传统与时尚

上海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李胜男,用“雨棍”奏出下雨的声音,用琵琶泛音模仿水流声,脚踝上的脚铃也发出独特的声响。“演奏《云之上》的时候,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好像可以穿越到过去,也可以穿越到未来。”上海民族乐团阮弦演奏家李晨晓说:“我觉得《云之上》就像一场未知的旅行,我们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去往哪里,就像一片一片云,自由自在地飘在空中,寻找精神的故乡。”

唢呐一出,谁与争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唢呐一出,谁与争锋

自今年2月起,排练指挥彭菲和演员们全身心投入,从个人训练到分组练习,再到排练厅里的集体磨合。每次排练后,大家都会回放录音录像,交流探讨作品的结构与难点,用心打磨。演出前,乐团还为《云之上》举行了两次公开联排,艺术家们结合收到的45份观众音乐反馈问卷和实际排练效果不断调整,精益求精。

观众360度围坐,获得沉浸式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众360度围坐,获得沉浸式体验

为了创造出360度的沉浸式国乐体验,音响设计顾昱结合场地结构精心布置、仔细调试,确保每一位观众从任何角度都拥有完美的听觉体验。“我们为艺术家们配置了专属传声器,数量达到53只,处理通道达到80路。除了36只扬声器精确覆盖每面舞台外,演出现场还特别加入了天空与后环绕扬声器,突出各章节不同的听觉感受。”

匠心打磨,让世界聆听东方的声音

当海派民乐的创新之作走进上海工业遗存改造的时尚艺术空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谢幕时,演奏家们“玩”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幕时,演奏家们“玩”了起来

1862时尚艺术中心前身为黄浦江畔百年历史的上海祥生老船厂。上海民族乐团打破传统镜框舞台,演奏家们围成圆形相向而坐。舞台导演龚玉娇与灯光设计曹炳亮根据音乐设计现场灯光,渲染出丰富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充分的想象空间。

舞美和灯光通宵作业,在9小时内完成复杂的装台,舞台监督周仁锁在排演现场严密调度,争分夺秒保证演出顺利。舞美设计洪艺桐说:“几个月来,时常在自然与想象、现实与虚幻中穿梭,畅想着云之外、天之外、宇宙之外还有什么?而我们也兴奋于能将设计图纸上的笔画实现在舞台上,希望观众跟随我们展开一段美好、治愈的音乐旅程。”

每位演奏家都要演奏多种乐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位演奏家都要演奏多种乐器

服装造型上,《云之上》汲取东方美学灵感,结合当代审美,历经13次修改,6次试穿调整。服装设计黄婉冰和造型设计李琳洁为每位演员量身定制专属服装、发型与妆面:“我们以‘旋律起伏’作为系列设计的主要元素,选择了天然系面料和大地色系,与光影相互映衬。”

演出结尾,音乐层层推向高潮。1862时尚艺术中心舞台玻璃幕门拉开,观众眼前出现呈现黄浦江的夜景,掌声与欢呼此起彼伏。

演出谢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出谢幕

“与上海民族乐团合作的《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是传统民族音乐打破镜框舞台的创新呈现,希望带领观众步入奇妙的听觉盛宴,营造沉浸式国乐新体验。”1862时尚艺术中心董事总经理李艳说。

5月27日晚,《云之上》演出现场还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观众——来自“老外讲故事”俱乐部的成员们。来自不同国家的他们在演出后上台和演员们互动交流,探寻中国文化的基因。

互动环节,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给观众介绍作品  上海民族乐团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动环节,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给观众介绍作品 上海民族乐团提供

在上海生活十余年的匈牙利人贝思文带着儿女来听音乐会,孩子们很高兴。11岁的女儿在学习钢琴和打击乐,因为这场音乐会对中国乐器阮产生浓厚兴趣。她抱起一把中阮,在演奏家的帮助下试着拨弦。贝思文说:“《云之上》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乐器的美妙和中国人的自然观、哲学思想。我以前就听过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出,他们擅长将东方的音乐与西方的音乐融合,奏出既古老又现代的声音。”

匈牙利人贝思文11岁的女儿尝试演奏中国乐器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匈牙利人贝思文11岁的女儿尝试演奏中国乐器阮

此轮预演后,上海民族乐团将根据观众反馈继续打磨作品,《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将于今年11月正式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