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善恶观念

《周易》的善恶观念

作者:王万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学,《周易》的善恶思想观念是一种道德哲学。《周易》对人生的善恶观念提供了深刻的指导,强调以主题道德行为来把握或改变自我命运。

《周易》的善恶观念集中表现在孔子《易传》里面。《周易·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是说积善之家必有蓄积之褔庆,积不善之家,必有蓄积之灾殃。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着惩恶扬善的观念,对家庭而言,“善”于“余庆”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而“恶”与“余殃”之间也同样有着必然的联系。《周易·系辞下》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揜(yan)。”意思是说,善事不积累,不足以成就名声;恶事不积累,不足以毁灭自身。小人以小的善事为无益而不去做,视小的恶事为无害而不摈弃。所以恶行积累到无法掩盖,罪大恶极因而不可解脱。这里所指的小人是指个人的品德而言,即使是身居高位,而品质不好也为小人。小善不为,小恶而常为,小恶积成大罪,罪大而不可赦,一步一步最后走向深渊,这就是小人人生历程的必然结果。对个人来说,“善”与成名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而“恶”与“灭身”之间,也有必然的联系。三国时期蜀国之主刘备,临终之时留给其子阿斗的遗嘱中所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蕴含哲理的名言正是源于《周易》的思想理念。

《周易·文言》曰:“《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是说踏霜之时,预示坚冰之日将至。这是说明事物发展有一个必然的顺序。善恶观念是道德哲学中最基本的一对概念,是通常作为道德与不道德的同义语而使用的。善是指符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而恶是指违背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周易》的善恶观念,道出了对人的行为或事件对与错的评价和看法。

人们常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句在社会上流传极为广泛的话源于佛教。中华文化对人生的关怀,同样体现在一个“善”字上。《周易》的善恶观,不是宗教宣传,而是文化教育。《周易》第14卦《大有》以天象说道:“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是说光天化日之下,大有作为。君子遏制恶的言行而弘扬善的言行。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专业人才,而是把人培养成善良之人。《大学》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也是“和谐”的具体体现。《周易》揭示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善待自己,而且要善待社会,善待别人,善待自然,真正做到止于至善。《周易》认为,事物是对立的统一,天地万物有善就有恶,有吉就有凶。一切矛盾的事物都是互相转化的,没有离开善的恶,也没有离开恶的善。人的自然本质是善恶混同,既有文明之光明,又有野蛮之黑暗。人的后天之性,取决人本身的社会实践及个人的主观努力。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与《周易》的善恶观是一脉相承的。孔子在《周易·彖传》中说:君子在家里说的话,如果是好言论,传到千里之外也会有人响应,何况近处人呢。如在家里出口恶语,传到千里,也会有人反对,何况是近处人呢。言论和行为对于君子来说好比弩的扳机,一触即发,一发即远,决定荣辱。君子的言行,就是这样影响天地之间,能不谨慎吗?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心本善,人的本性有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代表了“仁”“义”“礼”“智”。而人的行为只有按照这“善”的四端去发展,就可以成为一个正人君子。

(原载2015年12月23日《安阳晚报》国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