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必大家都知道,最近在我们的邻国日本举办了一场G7峰会,地址就在曾经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广岛市。G7峰会本来是作为一个经济论坛,旨在促进经济合作、解决世界经济问题,如今却变成了一个反华的政治小团体。日本作为本次G7峰会的东道主,最近也是非常不安分地打了一套组合拳,日本政府到底在盘算着什么?如此卖力地上蹿下跳,就是为了反华吗?

日本的近期动向

要想知道日本的打算,我们就得来看看它最近都做了啥,我给他总结了四个字:军政并举。在军事上,根据日本官方公布的信息,今年日本的军费将大幅增加,达到6.8万亿日元,是上一财年的1.26倍。今年4月,日本防卫省又与三菱重工签下28亿美元的大单:制造12型导弹的加强版和用于离岛防御的超高音速弹道导弹,这种12型导弹的加强版射程将会达到1000公里。此外,日本政府还表示将从美国采购400枚射程达到16000公里的战斧远程巡航导弹。

在政治上,除了举办G7峰会以外,日本还做了一件大事——与韩国和解。日韩两国由于历史原因可谓是积怨已久,哪怕是冷战时期都拜了一个共同的大哥美国,都没能让他们实现彻底和解。前几年因为二战韩国劳工的赔偿问题,两国关系再次陷入冰点。今年4月,日本与韩国重启了中断五年的安保政策会议,并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通过人为炒作一个共同的“对手”与“威胁”来实现两国关系的缓和。日本还与韩国商量将他们的雷达与美国的雷达连接起来,以便各方都可以实时分享导弹活动的数据。日本政府的这些动作针对的是哪个国家,不言而喻。

不过在我看来,日本在军事与政治上如此费尽心机,最根本的目标却并不是在于中国,而是追求实现国家的“正常化”。而国家正常化的背后,又是日本对成为“世界大国”的野望。

日本对国家“正常化”的追求

什么叫正常化的国家?正常化的国家就是中美英法等一般的主权国家,日本和正常国家之间的差距就在于其军事与外交政策体系不是独立自主的,而是要听命于人、受制于人。

自从二战战败后,日本就长期被美国的保护伞笼罩着,这把大伞既是对日本安全的保护,也是对日本成长发育的限制。在驻日美军的主导下,战后的日本制定了新的宪法,根据这部“和平宪法”,日本要“放弃交战权”,并且“不会维持具有战争力量的武装部队”。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不匹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日本国内追求“政治大国”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1994年,小泽一郎在《日本改造计划》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国家正常化”。他认为,当下的日本因为国家功能被阉割,已经沦为了“半主权国家”,未来应当追求主权的完整,普通国家能做的事,日本也要能做。领导力是一个世界大国所必需的,而一个只重经济、轻视政治和军事的国家是不会有领导力的。日本要以世界大国为目标的话,就必须壮大政治与军事力量,并在国内树立最高的政治权威。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日本在冷战后期形成了以日美为基轴,坚持价值观原则的外交政策,并在日美同盟框架下,逐步增强国家外交自主性。同时积极使用对外援助的手段,拉近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一步步塑造自己在政治上的“领导力”。

在军事上,日本实现“正常化”大概被分为了三步走,第一步是加大防卫预算,增强自卫队实力;第二步是让自卫队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造成对海外派兵的既定事实;最后一步就是通过修改宪法或者添加相关解释和条例,完成军事正常化的法制建设。目前,日本已经成功迈出了前两步,并一步一步向着第三个阶段靠近,这是中国需要警惕的。

那有人可能就要问了,日本如此狼子野心,美国真的不防备吗?为什么能放任它慢慢长出新的獠牙?这就得说说日本是如何利用美国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在印太战略中扮演的角色

近些年来美国有个战略非常有名,叫做“印太战略”。由特朗普政府出台的印太战略,实质上是对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继承和发展,试图通过联合在亚洲-印度洋地区的盟友来塑造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亚太秩序。美国已经把中国视作对手,这种零和博弈的思维使美国准备打造的这一秩序始终针对并试图遏制中国。

我们就以这个印太战略为例,看看日本在中美博弈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从政治上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曾试图通过经济援助和文化散播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但这种做法对政治层面和安全事务上影响力的提高很有限,已经不能满足日本对自身国际角色的期待。而自从有了“印太战略”这个平台后,日本就可以通过参与高级政治事务来获取与自身经济实力相符的国际地位和权势影响。在地缘政治的博弈中,日本背靠着美国,借助海洋国家联合阵线来参与国际安全事务,一步一步提高自己在国际政治领域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比如最近几年日本一直在与它相隔甚远的台海问题、南海问题上对中国大放厥词,其实就是一种参与国际安全事务的行为,而这正是美国喜闻乐见的。再比如这次的G7会议,日本在一个经济论坛上大谈政治问题,其实也是一种提高“存在感”的表现。一旦时间久了,我们会发现相比以前来说,日本在国际政治舞台出现的频率更高,更引人注目,更让人习以为常,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从军事上看,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快速进步,美国的不安感越来越强烈,所以对亚太地区盟友的要求也更高了。因此对于日本增加军费、试图修改和平宪法的行为,美国是一种默许的态度,日本越强大,才越能帮它在军事上分担火力。实现军事上的“自立”,不仅是日本长期以来对军事正常化的追求,也是美国对自己战略伙伴、战略盟友的期待。

同时,日本也正在“印太”战略下,竭力推进军力建设与安全合作,并将其当作“普通国家”进程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日本逐步颠覆其战后维系多年的防卫政策原则,渐渐动摇着“专守防卫”、“不成为军事大国”以及“无核三原则”等防卫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又参加地区军事演习,展现自己的军事力量。日本以“行使集体自卫权”为名义,以强化对美国的作战支援为借口,更新换代自己的武器装备,为美军航母战斗群在南海或中东的行动提供反潜、防空及导弹防御协助,并通过整合诸多战略资源来完善美国“印太”布局中的美-日-印-澳“安全菱形”机制。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作为一个世界上排名前几的发达国家,并不仅仅是乖乖听命于美国来与中国搞对抗的。日本在“印太”的棋盘上如此积极参与进大国之间的权势斗争,其实在背后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有着自己的战略考量。日本是为了印太博弈中浑水摸鱼,伺机壮大自身,搏得战略利益。日本这些想法美国不知道吗?不,美国也是知道的。但是对于美国来说,中国才是它的主要对手,所以正如我们一位伟人所说的,美国也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哪怕这个力量是个隐患,但是在美国看来,再大的隐患也大不过中国。因此,搭印太战略的便车,壮大自身实力与权势,这就是日本的“阳谋”。那中国就没有应对的办法了吗?其实我们也是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应对之道

面对日本的阳谋,中国同样有堂堂正正的三招。

第一招,就是斗争中求合作。《孙子兵法》中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如果有兵不血刃的和平手段,那肯定是首选。中日之间虽然有斗争,但同样有利益的共同点。中国推动全球治理,推动全球的多极化和民主化,这也是日本希望看到的,中日都不愿意回到过去的两极世界甚至单极世界。中国可以在经济上与日本进行合作: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日本的亚洲经济走廊计划并不是非此即彼,彼此矛盾的,双方仍然有利益交汇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是排他的,而是提倡共赢,带动亚洲走向富裕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此外,通过加入RCEP自贸区之类的合作框架,在一定程度内也可以实现两国经济领域矛盾的缓和。根据相互依赖理论,当今的国家之间经济联系越紧密,双方开战的成本就越大。中日两国作为近邻,目前很难实现脱钩,加大经济上的合作,其实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抗衡其国内的反华势力,让他们不能轻举妄动。

第二招,就是用合作来斗争。这里我们说的合作可就不是和日本的合作了,而是与东南亚伙伴国家的合作。中国已经打造好了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框架,如果能整合南海-泰国克拉地峡-缅甸的战略区域,就可以限制日本从东盟国家谋取更多的利益,而且有利于我们维护南海方向的战略利益。日本作为远东岛国,想把自己的力量投放到印度洋一带其实是有困难的,而中国可以在半路上给它增加更多的阻碍,这就需要我们与东南亚当地的友好伙伴的合作。

第三招,就是以“备战”来“慑战”。“打铁还需自身硬”,军事力量是使用战略的后盾。近年来,中国的军事力量正在突飞猛进,全面发展。不过战争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和平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因此在和平年代,“备战”主要用来“慑战”,震慑日本图谋不轨的心思。但同时我们给它留有余地,能通过“震慑”让日本回到和平对话解决问题的道路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我们会为和平做出最大的努力,但是也不怕战争,这里要奉劝日本某些右翼势力,莫要自误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