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很多话都会让人特别感触,摘析几句:

◎陈嘉映老师:“不敢引用狄更斯那句名言,说什么我们的时代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我只敢说,不管好坏,你生存的环境就是这个样子,你要是有心好好生活下去,就得在这个社会现实里建设自己的良好生活——毫无疑问,这种建设包括批判与改造。不过,我们仍应留意,不要让批判流于抱怨,尤不要因袭于抱怨而放松自己、放纵自己。说到底,并没有谁应许过送给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段话很丰富,可以展开来谈很多东西。

为什么有心好好生活,就得在这个社会现实里建设你自己的良好生活;为什么我们不能打破一切网罗,想象和建设另一种形态的社会现实,由此过上良好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什么意义上我的批判不是抱怨?这当然就涉及到对社会制度本身的评价。

◎本书副标题是“行之于途而应于心”,如果仅仅“行之于途”,那就是未经考察的人生,所以,必须要有所觉醒地“应于心”,那样才是一个经过考察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知道了该怎么做却没有去做。如何克服知与行的分离?

陈嘉映老师:“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浅。当知识不再是你的身外之物,而变成你的切身感受,变成你品格特征的一部分,知行才真正能合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行什么路的问题,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一个对生活有思考的人,是不会不思考这个问题的:何为良好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荐你读读陈嘉映老师的《何为良好生活》,本书不是每个人的唯一答案,而是每个人深度思考的拐杖,帮我们用哲学的方法想的更深刻。

在当代中国,很多人研究哲学,就是研究其他哲学家,所以只能叫“哲学家研究家”。而陈嘉映老师,被誉为“中国最接近‘哲学家’的人”。陈嘉映老师认为,哲学家的方法就是“穷理”,就是追问最日常生活中的道理,从一个道理追问到另一个,直到贯通起来,认识我们自己。

周濂:“他其实是在引领我们把哲学思考拉回到‘粗糙的地面’上。”

书评人“魏小河”:“在这个意义流失的时代,如何自处,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人生的意义,非常重要。《何为良好生活》讨论了伦理学的好几个问题,每一章都非常好读,语言流畅清明,思维跟随者问题一步步向深处去,会感到一种穷理的快乐。读完此书,关于人生的思考会清晰很多。”

诚挚推荐陈嘉映老师的力作《何为良好生活》:写给中国人的伦理学导论 https://j.youzan.com/DasY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