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强调:“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福建民营经济发展强劲,特色鲜明。在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中,福建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传承弘扬“晋江经验”。

为配合做好民营经济发展报道,东南网贯彻落实新闻“四力”要求,组织报道力量,深入企业一线蹲点,探寻福建民营企业及现代优势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即日起,东南网、福建日报推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报网联动系列融媒报道,生动展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福建担当。

30年,

漳州从制造出第一把吉他,

迈向年产120万把吉他

上世纪90年代,

依托与台湾的地缘优势,

漳州引进了2家

台湾吉他生产企业,

自此种下了乐器业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漳州共有乐器相关企业40多家,年产值15亿元左右,成为继广东的广州、惠州后全国第三大吉他生产基地,实现了从贴牌到自有品牌、从模仿到自主研发的华丽转身,奏响了乐器业高质量发展的旋律。

从高空俯瞰,

位于漳州市区的飘带天桥和南山廊桥

“串”出了一把大吉他的轮廓,

这种巧合似乎在诉说着

这座城市与乐器的不解之缘

序曲

玉丰和雅歌的落地生根

“漳州吉他产业缘于玉丰和雅歌这两家台企。”近日,漳州市芗城区工信局局长欧阳思嘉向记者梳理了漳州乐器产业的发展脉络,“上世纪90年代初,漳州依托与台湾的地缘优势,引进两家台湾吉他生产企业——玉丰和雅歌在金峰开发区落户。”

忆起当年到漳州落户办厂,雅歌副总经理吕孟哲说,雅歌由其父亲创办,原先设在台湾高雄,1993年准备扩大经营,打算到大陆投资办厂,最初选中的地点是汕头,而且也去当地考察了。就在要回台湾时,已先期落户漳州的玉丰老板邀请吕孟哲的父亲到漳州看一看,“说是边上还有一块地不错,要不要也办在这里,做个邻居”。

“到了漳州后,

才发现这里风土人情

与台湾一样,

是许多台胞的祖籍地,

大家都一样讲闽南话。”

于是,

吕孟哲的父亲决定把

工厂落在这里。

雅歌车间里,工人在生产吉他。郑文典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雅歌车间里,工人在生产吉他。郑文典 摄

玉丰和雅歌先后在芗城金峰开发区落户,其中,玉丰生产出漳州第一把吉他和尤克里里。这两家台企共同奏响了漳州乐器产业的序曲,并培育了第一批漳州本地乐器人才,现任漳州市乐器商会会长、漳州昱恒乐器总经理吴顺南就是其中之一。

吴顺南原在玉丰工作,2000年左右辞去玉丰总务主管的职位,和一些朋友、老同事开始创办漳州本土的吉他企业。

其他一些从玉丰、雅歌出来的人,也各自联合朋友组成创业团队;此后,创业团队分分合合,又衍生出七点、威杨等吉他企业,但均以出口代工为主。

“集群效应慢慢显现,并且顺利打开了广州的贸易市场。到2010年,漳州吉他企业已增长到20多家,且产品由吉他、尤克里里向钢琴、箱鼓、鼓棒等其他乐器延伸。”吴顺南说。

2016年6月,漳州市乐器商会成立,这也是全国首家设区市一级的乐器商会。吴顺南当选为会长,玉丰、雅歌、欧丽斯、德国普莱丽思等4家企业为荣誉会员。

虽然漳州乐器产业中有许多骨干是从两家台企走出去的,但吕孟哲表示:“我更乐见他们能发展得好一些,一起把市场做大。我们公司的木吉他订单忙不过来时,也会找本土乐器公司代加工。”

变奏

从“东施效颦”到自主研发

漳州的许多乐器企业在创立初期,主要以仿造为主,找客户、找订单进行代加工、贴牌,按照对方的图样来生产,缺乏自主技术。

“仿造的乐器,外形像了,但内质未必一样,有‘东施效颦’之嫌,有时仿造不到位,甚至沦为‘画虎类犬’。”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乐器企业主坦言。

“大家刚开始创业时,资金都比较紧张。”漳州市乐器商会执行秘书长、汉旗乐器总经理谢团东说,10多年前,漳州乐器企业打开了广州的贸易市场,此后“大家的日子好过了”,纷纷开始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

而今,

过硬的技术已成为

漳州乐器企业

市场制胜的法宝。

昱恒乐器车间里,工人正在制作吉他。东南网记者 林永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昱恒乐器车间里,工人正在制作吉他。东南网记者 林永清 摄

记者一行走进昱恒乐器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加工、打磨、调试吉他。

“国际市场上主要的吉他品牌都是欧美的。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只有不断改进工艺、研发新工艺。”吴顺南说,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这几年来,昱恒乐器通过多方研发,已在吉他制作技术上申请了30多个专利。

亚东钢琴车间里,工人在调试音质。郑文典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东钢琴车间里,工人在调试音质。郑文典 摄

在距此不远的亚东钢琴有限公司,总经理洪亚东正带领研发团队攻坚一个新的技术难题。

今年不到40岁的洪亚东,大学时主修音乐,后来慢慢进入钢琴培训领域,再后来又开始尝试钢琴的制造生产。

洪亚东说,对于一家钢琴企业而言,最核心的生产车间是马克生产车间,也就是音源生产线。目前,公司已拥有自主研发的音源系统生产设备,音源系统生产线数控化程度达到80%以上。

为了攻坚核心技术,亚东钢琴还不断引进人才,加大研发投入,一举拿下“立式钢琴强化铸铁骨架”和“钢琴铸铁板高音区结构”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立式钢琴强化铸铁骨架”铸铁板内部没有气泡,稳定性大大优于传统翻砂铸铁板,可承受20吨以上的弦张力。

汉旗的直播间里,老板化身主播推销漳州乐器。东南网记者 林永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旗的直播间里,老板化身主播推销漳州乐器。东南网记者 林永清

在外行人眼里,吉他、钢琴的生产技术“高大上”,鼓棒似乎就没什么技术含量。

“别以为只是两根小小的木棒,那也是乐器,也大有学问。”谢团东说。

鼓棒,主要用于架子鼓和西方打击乐器。以往,鼓棒大多依赖进口,尤其是在高端领域。10多年前,从雅歌出来的林天福联合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汉旗乐器,先是生产吉他,后来开始探究制作鼓棒,力求推出“有尊严”的中国鼓棒。

在汉旗的调音室里,技术工人正在对着辨音器进行敲打。东南网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汉旗的调音室里,技术工人正在对着辨音器进行敲打。东南网记者

在汉旗乐器的音高配对室里,只见技术工人从一大堆同级的鼓棒中,每次拿出10根对着辨音器进行敲打,设备马上进行音质分析、配对,并迅速在电脑显示屏上显示出配对结果。

“目前,国际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大公司拥有同类技术。我们自主发明的这个基于共振频谱识别的鼓棒配对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已申请发明专利。”谢团东介绍。

目前,漳州已有6家乐器企业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3家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漳州乐器商会名下企业共拿下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200多项。

新声

助力打造“乐器文化之城”

汉旗车间悬挂着的鼓棒。东南网记者 林永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旗车间悬挂着的鼓棒。东南网记者 林永清 摄

2021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盛大庆典,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擂响催人奋进的鼓点,气势恢宏。大家可能不知道,擂鼓的鼓棒正是汉旗乐器制造的。

早在2008年,汉旗乐器就实现鼓棒出口零的突破。10多年来,汉旗乐器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从寂寂无名的小作坊,异军突起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打击乐品牌,其鼓棒销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地。

走出国门,奏响全球,

已成为

漳州乐器产业发展的一大态势。

“近年来,许多漳州乐器企业都逐步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吴顺南说,如雅歌的“鬼力GRAZY”、龙吟乐器的“麦杰克”、旭日乐器的“ADELA”等都在海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漳州金峰众创园创业楼展出漳州乐器的发展历程。东南网记者 林永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漳州金峰众创园创业楼展出漳州乐器的发展历程。东南网记者 林永清

亚东钢琴的第一个钢琴品牌是“龙江”,名字源自漳州的母亲河九龙江。2015年,公司引进德国百年钢琴品牌“撒森霍夫”,开始生产中高端的“撒森霍夫”三角钢琴、立式钢琴,逐渐在国内外钢琴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据悉,目前,漳州乐器已出口至欧洲以及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玉丰、雅歌生产的尤克里里,在美国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为支持漳州乐器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2020年5月,漳州市芗城区出台相关措施,从鼓励增产增效、市场开拓、研发创新及支持技术改造、品牌创建及融资贴息等十大方面给予乐器企业更多政策福利。

金峰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郭笑尘介绍,芗城区还计划建立乐器文化创意产业园、乐器产业总部综合基地,整合产业链现有资源,培育打造具有芗城区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这些硬件建好后,就可以引入研学团队,开设乐器旅游观光路线,并举办一些音乐会、演唱会”。

吴顺南表示,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漳州市乐器商会正计划推动乐器产业向文化休闲旅游业延伸,打造“乐器+”发展新模式,助力漳州打造“乐器文化之城”。

记者手记

“产城融合”助力“乐器文化之城”

林永清

如果到漳州市区,从空中看,南江滨的飘带天桥和南山廊桥就像一把大吉他,这似乎在说着漳州与乐器的缘分。从无到有,从代工到品牌突围,如今,漳州乐器产业已形成了集群化发展的态势,更是成为全国三大吉他生产基地之一。

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做大,技术是关键。20多年来,为了在国际乐器市场立足并在高端市场拥有一席之地,漳州乐器的企业们抱团取暖,对品质不断追求,不断改进工艺,通过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提升漳州乐器行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企业间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弹出了属于自己的乐章。

一座城市需要有自己的品牌产业。未来,他们有了更远大的目标,就是通过“产城融合”,将产业与文化相结合,把漳州打造成“乐器文化之城”。

专家点评

技术创新、品牌战略和集群化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寿富

漳州乐器产业从无到有,从代工到建立自主品牌,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取暖、建立产业集群,从制造产业到文化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产业发展之路,成为福建特色产业发展的样板。从漳州乐器产业发展经验来看,技术创新、品牌战略和集群化发展是其发展壮大的根本。技术创新让它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拥有建立自主品牌的底气;品牌战略让它拥有自己的个性和品质、远销海外;集群化发展则让它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打造出“乐器+”发展新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打造特色产业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民营企业要根据自身特色,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不断地引进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创造出特色新优势,这对于推动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南网出品

总策划:曾武华

总监制:许上福

策划:王祥楠 林雯晶

记者:萧镇平 林永清 冯川叶 通讯员 刘钦赐

视频:李珊珊 卢丽娟 陈鸣

责编:蔡秀明 林世彬

海报:陈文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