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传统建筑,是凝固的诗情画意。可以说,中国传统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更是一种艺术。这些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方面的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从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在艺术气质上,传统建筑追求平和、宁静、雅致、含蓄,天然而不造作,奇异而不张狂。今天,小西带您走进西山,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鱼沼飞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鱼沼飞梁俯视图

鱼沼飞梁为晋祠博物馆三大国宝之一。梁思成先生对晋祠中的“鱼沼飞梁”有如下点评:“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所谓“孤例”自然就是独此一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鱼沼飞梁之制最早出现可能在北魏,而流传至今的实物,仅在晋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鱼沼飞梁平面图

“鱼沼飞梁”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桥”。不过,这“鱼沼飞梁”的名字起得好,充满诗情画意,极具动感意象,听上去可比冷冰冰的“立交桥”灵动得多。

据专家考证,“鱼沼飞梁”其中34根石柱及柱础造型仍保留着北朝风格,其它部分则具有宋代建筑特点。由此可知,这座被人传颂的十字桥,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桥梁充分利用材质在三种环境中的特长,石柱水中耐腐,木材韧性与塑性,石桥板耐磨、防火,达到了桥梁坚固、美观、耐久的效果。

究竟是什么样的造桥智慧才能使几千年前的山西人造出这样鬼斧神工的艺术品,至今仍有不少人在探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鱼沼飞梁

二、榫卯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之所以名扬四海,和它结构严谨与严实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这也是其精髓。而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最突出特点之一的榫卯结构,正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建筑的灵魂所在。

榫卯(读音:sǔn mǎo)结构是木件之间多和少,高和低,长和短之间的巧妙拼接,同时可以有效地加强木件拼接的牢靠性质。然而榫卯结构最为精巧的拼装组合,按照不同的需求,延伸出了很多种样式,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成为了不可超越的艺术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型插肩榫(榫卯结构的一种)

献殿也是晋祠的国宝级建筑。它看上去,既是一座庄重气势的大殿,又似一座轻巧灵动的凉亭,是我国最早也是唯一的一座殿和亭结合的献殿

古人在建造大殿时,材料只有木头,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完全是木头和木头卯榫而成,但是却结构严谨密实,饱经风霜而不腐,实在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为传世之佳作。

当然,晋祠另一国宝级建筑——圣母殿,也是采用榫卯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献殿

三、朱红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窦大夫祠

朱红色,又称中国红,是红色颜色之一,介乎红色和橙色之间,是一种不透明的朱砂制成的颜色,因为宫殿装修的主色调使用的是金黄色和朱红色,因此朱红色表示高贵与权威,朱红色的大门象征着庄重。

窦大夫祠修建得非常古朴庄严,朱红色的大门,墙壁两侧各有两个团龙砖雕,精美绝伦。

晋祠朱红色的大门,让整体色调沉稳庄重,彰显祭祀建筑磅礴大气,神圣威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祠

四、木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配图

在当今的钢筋混凝土时代,我们已难以见到古建筑木雕这样的艺术品。它们既能溶化在建筑物整体之中,又能像水墨画一样,清新淡雅,为古色古香的建筑锦上添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母殿木雕蟠龙

圣母殿殿前8根廊柱上分别缠绕着木雕蟠龙8条,虽有千年,仍鳞片层层,栩栩如生,粗壮有力、气势凶猛,有腾云驾雾之势。

木构建筑上饰木雕蟠龙柱者,晋祠圣母殿是全国最早也是仅存的实例。柱子上龙首那种独立于天地的神气呼之欲出,被誉为“全国最霸气的柱子”。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独特的木雕装饰,一般用木结构方式做出方形、圆形、八角形等形式,或将这几种图形叠加,由细密的斗拱承托,以不同层次向里凹进,最后进行花纹雕刻、彩画等加工,呈现出繁复亮丽、绚烂多姿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窦大夫祠的藻井

窦大夫祠献殿的藻井,完全由木块和木条交错层叠咬合构成,呈八卦图形,再而重叠渐进,演变成八八六十四卦,构成周易八卦的整体,称其为“八卦藻井”斗拱递叠而就,一、二层为四边形,二层以上为八边形,并于二层各边设神龛四座,构造玲珑别致,制作工艺考究、雕刻精美。

五、琉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坡屋顶(又名斜屋顶)几乎是传统建筑的代名词,在传统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坡屋顶造型设计,会使宫殿、庙宇等宫殿建筑产生雄浑、挺拔、高崇、飞动和飘逸的独特韵律。其中,琉璃被广泛使用。

除了琉璃具有良好的实用防水功能外,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它的装饰功能。元、明两代是琉璃的重要发展阶段,琉璃造型和色彩趋于多样化。

窦大夫祠的琉璃饰件,主要集中在南殿和后殿。这些琉璃饰件多数烧制于明朝中期,此时正处于我国古代陶瓷业的鼎盛时期,胚胎坚实,施釉均匀,色泽雨润,历经500年风雨,至今仍色泽鲜艳,光彩照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窦大夫祠琉璃饰件

晋祠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作为一座典型的北宋建筑,圣母殿的屋檐呈现出一种优美的弧线,檐角高高翘起,巍峨而秀美。后经明清等历代多次修葺,至今仍保留宋制。殿顶琉璃大多为明代修葺时烧造,其中保留有少量宋代琉璃瓦,胎质釉色均与明瓦不同。

现藏于山西博物院的宋代绿釉琉璃瓦,外表翠绿,釉色鲜艳,釉质清透,历经千年风雨仍熠熠发光,以其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向人们述说着晋祠深厚的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母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祠圣母殿上的宋代绿釉琉璃瓦

六、飞檐斗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飞檐斗拱是中国特有的建筑形式结构,它是中国古代建筑在檐部上的一种特殊处理和创造。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的屋顶转角处,飞檐斗拱无不渗透着浓浓的中国风,沉稳、古朴、古色古香。

晋祠的飞檐斗拱,简洁大方,仍保留着千年之前的灵动气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每踏进一座古建筑的大门

仿佛真的穿越到那一个朝代

看见那时的风格,那时的气韵

来西山吧

感受这凝固的时间与岁月

来源:大美西山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