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驻村,龚飞燕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路披星戴月,从绿坪村到大宝村,只为那山那水那人和回报大山的初心,实现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龚飞燕始终奔走在一线,先是申请来到了巫溪县朝阳镇绿坪村,克服万难,穿梭在深山农家,奔走在田间地头,最终带领344名贫困群众顺利实现脱贫摘帽。2021年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龚飞燕又来到了徐家镇大宝村任第一书记,坚持入户、走访和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路上困难重重。但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龚飞燕都迎难而上,想办法解决问题,坚持为村民办实事。最初来到绿坪村的时候,龚飞燕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村民的文化水平不高、致富本领不强、发展信心不足。龚飞燕坚信,要打赢精准扶贫这一场硬仗,必须紧紧依靠千家万户的村民。因此,他坚持不懈地为村民讲解政策,不断变换形式,和村民们拉家常,不断拉近关系,引导村民们积极参与讨论,使得脱贫攻坚汇集更多智慧。此外,为了改善该村过于封闭的问题,龚飞燕通过请专家,引进先进经验、实地对比考察,发展当地产业,带动村民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创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满完成了绿坪村的脱贫任务,2021年,龚飞燕接过了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来到了大宝村。在大宝村,他提出了“发展绿色产业、提升村民素养、建设秀美大宝”的振兴路径,帮助村民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首先是发展绿色产业,结合大宝村的实际,减少传统“三大坨”;发展绿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葡萄、草莓、土鸡、青脆李、粮食猪、生态牛6个特色产业。其次是致力于提升村民素养。村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提升村民素养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举办乡风文明积分兑换活动、政策宣讲、技术培训、积极走访等方式,村民的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最后是建设秀美大宝,通过修路、解决吃水难、美化村容村貌等方式,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情况和村容村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龚飞燕7年来奋战一线,他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从未将脱贫摘帽视为工作的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跨过贫困线仅仅只是个开始,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他将和村民们一起实现发展目标,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使得地处大山中的大宝村民既能走上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也能获得天蓝水绿的优美发展环境。只为那山那水那人和那一点初心,从大山里走出来的龚飞燕,为了回报大山的养育,从解决问题出发,治好疑难杂症,真正为百姓办实事,用真心靠近真心,真正帮助百姓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