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是1970年12月26日在天津无线电厂的诞生。在此之前,则是只有黑白画面的黑白电视机。

追述国内电视机的发展,可以得知:“1958年3月,天津无线电厂试制出我国第一台国产电视机——“北京牌”黑白电视机”,同年建立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现改名“中央电视台”)。

虽然58年就已经有了黑白电视,但因为60、70年代的特殊时期,黑白电视机依然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拥有的。因而70年代的孩子是否没有了童年动画片呢?

答案是否定的,人民公社的影响下人们的劳动热情高涨,温饱得以保证的情况下自然需要寻求精神上的满足,不少乡镇是有电影院的,同时各个乡镇彼时还有一个独特的职业——放映员。

放映员背着繁重的有声放映机奔走于各个农村之间,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场经典的影视作品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除了《铁道卫士》、《南征北战》等“八个样板戏”经典战斗故事,至于动画片,问过老一辈似乎也有放过60年代以前制作的各种经典动画片。

70年代以前国产动画可谓是创作的黄金时代: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从民间剪纸、皮影戏借鉴发展而来的剪纸动画《渔童》、《金色的海螺》;中国第一部重在写意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木偶戏《神笔》等等,其中可能有些作品在“坝坝电影”放过。

1978年的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国内创作者的激情迸发,良好的社会环境下更多的动画创作者开始回归到创作当中,同时国产动画片迎来了“百花齐放”

不仅故事取材变得更广泛,也开始借鉴、吸收、融合海外观念和创作技巧、手法,《阿凡提的故事》改编自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九色鹿》来自敦煌壁画的佛经故事,《鹬蚌相争》来自成语故事,又或是温暖且有教育意味的《雪孩子》等等作品。

20世纪80年代左右,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加上长虹等品牌电视机的出现,黑白、彩色电视才得以开始进入大众家庭,70、80年代的孩童有了便捷收看动画片的方式。

80年代初期,中国首部电视动画《哪吒闹海》出现在荧幕上,成为众多80后的童年回忆,让国内的动画制作组们将动画目光看向了市场,由此诞生了众多不仅是70、80年代孩童,甚至是90、00年代孩童的童年动画片。

随着彩电国产化,国产电视机与海外电视机之间的“价格战”,“结婚三大件”开始转变为“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的时期。

只有数集无法知道“一只耳”最后结局的《黑猫警长》、“老鼠怕猫,那是谣传,一只小猫,有啥可怕,壮起鼠胆,把猫打翻,千年谎言,彻底推翻!”的《好猫咪咪》、一个李逵,一个李鬼的《真假李逵》、“穿墙进去,我穿墙进去,拿了就……跑!”结果却撞墙的《崂山道士》等。

时代在进步,动画者的创作依然在继续,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作品可谓是众多90后孩童童年动画片记忆不可绕过的存在之一,其中老《舒克和贝塔》作品中经典的老鼠童话形象则伴随了80后这一代人成长。

当然,如今这些作品不仅是70、80后的童年动画,随着彩电价格逐渐惠民90后的孩童也得以在电视台的放映中了解到这些经典作品。

随着“改革开放”影响加深,加之国内文娱领域对外的限制较为宽松,大量的海外动画作品得以引进。其中因为受“乒乓外交”的影响,中日关系进入“蜜月期”,从而导致引进的动画作品中,日本的较多。

1984年热播的《聪明的一休》是70后和80后童年回忆的原点,男孩子喜欢的《圣斗士星矢》、《铁臂阿童木》、《天空战记》、《哆啦A梦》还是女孩子喜欢的《花仙子》等作品得以引进。

除了日本的,欧美的作品也不缺少,法国动画片《巴巴爸爸》那让人难以忘怀的开场白“巴巴爸爸、巴巴妈妈、巴巴族、巴巴拉拉、巴巴利鲍。。。”以及不少成为漫威动画迷起点的作品《变形金刚》,又或是“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的《蓝精灵》,亦或是成为永恒经典的《猫和老鼠》、《米老鼠与唐老鸭》等等。

尽管受限于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但70、80年代的孩童的童年也并没有缺失童年动画片。

伴随大量海外作品的引进,跟随而来的则是动画片的“语言问题”,如何让当时整个社会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的人们或孩童能听得懂海外作品呢?不妨留到下期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