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首,关于土地未来趋向,貌似耕地合并,已经成为农业升级的关键之路。

然而,关于农业升级和耕地合并,近期两位专家李国祥和张天佐双双提议,其中不仅涉及到大农户和小农户的利益关系,还涉及收割机等农机具调度问题。

其实,作为粮食消耗大国和进口大国,我国“小农大国”的问题,已经到了急需解决的阶段。而大农户与小农户关系如何处理,农民收益如何保障,农民还能否种地?这些问题,影响的不只是农民的利益。

以耕地合并,促成适度规模经营的意义是什么?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受化肥价格上涨和农产品“裸售”的影响,农民的种地利润正在不断下滑,进而影响其种地积极性。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既可以通过集中采购降低耕种成本,又可以通过农产品的初、深加工,来提高农产品的单位产值。而且,在年轻人不愿再种地,表现出主动脱农的情况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还能起到降低劳动力需求的作用,从而解决种地“接班人”问题。

与此同时,“小农耕种”模式,不仅在早期支持了工业起步,而且在长时间以来,让全体国人填饱了肚子,这都是农民的功劳。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小农耕种”,相比于其他模式更为靠谱。所以在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时,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不能让“小农耕种”完全消失,从而避免适度规模经营万一出现倒闭情况时,粮食供应不会出现根本性影响。

总的来说,正是由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能够提高生产效益,并解决种地接班人问题,同时,为保障粮食安全,“小农耕种”模式不能被完全替代。以上,就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义,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随着60岁以上农民就业难度增大,且百元养老金难养老,尊重农民耕种意愿,让农民即便脱地也不脱产,才能保障他们的生活。

两位专家双双提议农业升级,“大中有细”才能促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提议,既不要盲目追求高端化,又不能阻止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不断升级,重点放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上。也就是说,虽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趋势,但“小农耕种”模式不能完全去除,而且农业社会化服务(如农业生产托管),既能起到农业升级过渡作用,又能起到稳定粮食生产作用。

除此以外,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提议,要尊重农民自主经营权,政府补贴不是普惠式的,不是专给大户的,而是关注社会化服务托管环节。也就是说,国家扶持农业发展,既要尊重农民意愿,又不能收益集中化,从而保障农民根本利益。而且社会化服务(如农机具快速调度水平)改善之后,农业生产才会更顺利。

关于耕地问题,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一个是考虑到国际粮食和种子局势,建议农民把能种的地都种上,粮食在自己手中,心里就更踏实。另一个是土地撂荒连续超过两年,且未及时恢复耕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被收回,建议农民种不过来或不愿意种的,可以考虑流转,保住承包经营权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