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根据边缘人格障碍患者进行心理咨询的内容,书写一则连续故事,探索个人理成长历程。也许大多数人都可以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心理影子以及成长的途径。

于凯凯是我书写文字的主人公。31岁,男,大学学历,工作不稳定。19岁被诊断为抑郁症,服药10年后,被诊断为边缘性人格障碍。

于凯心理咨询及成长,有多个关键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一个心理发展主题,围绕这些主题,我写出系列故事。欢迎阅读。

(故事和人物为虚构,请不必对号入座,旨在抒写其心理状态。)

自我意象就是在内心对自我的一个画像。它是我的一种认知,对自己贴的一个标签。

自我意象,是一个人的人格功能的核心,它影响着自我功能的发挥。 正面的自我意象,它就会发挥积极的自我功能;而负性的自我意象,它就会发挥消极的自我功能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例:你若认为“我是老大”,那么,你在跟人相处时,就会表现出一种老大的架势。 但是如果说你认为自己是“老么”,那你处处可能就要尾随在别人后边。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他们的内在自我印象是怎么样子的呢?他们通常对自我有着怎样的画像呢?

于凯内心的自我意象,就是一个“怪物”。他觉得自己就是个怪物,而且,他认为自己在别人的眼中就是一个怪物。事实上,他的言谈举止,带给别人的印象,真的像一个怪物一样。

他在日常生活中会是怎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