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G7会议上,拜登罕见发出中美关系即将重启的信号。三天之后,负责对华战略竞争政策的华自强宣布自己将于6月离职。华自强去年12月被布林肯任命为“对华事务领导协调办公室(中国组)的主任,负责跨部门协调与中国的竞争。

其后,美国出台的所有针对中国的制裁法案都出自其手,也是美国对华芯片战争的主要推手。早在5月12日,分管中国事务的常务副国务卿舍曼也宣布提前退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个人为什么要走?我们可以从舍曼的离职们中看出端倪。她感:“我主导的中美谈判没有按照规划走到最后。”

如果说拜登是对华战略竞争的顶层政策制订者,华自强就是统合美国资源的执行者,而舍曼又是主管外交的华自强的顶头上司。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布林肯更多的只是美国对华政策的宣布者。所以,美国国务院的两位对华事务高员的离职,完全可以说是“地震式”大换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的对华外交战略要变了吗?可以说是变了,但是也没有变。拜登的对华战略竞争政策并没有变,变得可能是竞争的方式。

一、美国的对华芯片战争正在走向末路,对美国芯片企业的反噬开始显现。从荷兰外交访华,再到英伟达CEO警告拜登失去中国芯片市场的可怕后果,再加上中国禁止美光事件的冲击,中国进口芯片数量的不断减少。

这一切都预示着,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完全有能力培育出自己的世界级芯片企业。美国对中国的芯片技术打压,正在激励中国自主创新,最终冲击数十万美国高薪职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美国推动的对华“脱钩”战略已经失败,因为中国不可替代,盟友也不配合。美国调整对华政策现在不谈“脱钩”,主要原因是推动不了。中美贸易额未见减少,美国为了解决通胀危机根本离不开中国廉价商品。

另一个原因是欧洲盟友根本不配合,法德等国都在加强对华经济合作,美国也不想落后,否则丢的可都是钱。

三、美国开始推动供链环节的“去风险化,强调反对“经济胁迫”,是美国对华经济政策失败的一种妥协。去风险在执行层面无效,因为西方企业可不听政府的,有中国这个大市场不可能不去挣钱。

所谓的“去风险”就是美国推动缓慢脱钩的另一种说法,德国、法国和美国企业早已经用腿投票了。而反对“经济胁迫”非常搞笑,因为这正是美国几十年来的套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无法与中国保持战略互信,很多全球议题无法推动,拜登政府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比如气候问题。

五、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超过G7,预示着世界战略格局已经改变,美国必须想办法与中国共存,甚至合作。

六、美国当前面临更加紧迫的国内危机,改善对华关系也可以说是缓兵之计。

七、优先敌对俄罗斯,可能在西方国家内部形成共识,这样需要先稳住中国,反正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对付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中国已经推动中东和解,又在积极斡旋乌克兰危机,并且与多个欧洲大国建立互信,而且一带一路战略正在走向成功。再加上中国加入RCEP之后对外贸易形势看好,汉中被加入CPT PP,变得越来越开放。俄罗斯也因为俄乌冲突更加依赖中国,美国继续推动对华“脱钩”已经行不通了。

虽然拜登想要加速改善对华关系,但是基于过去发生的不愉快事件和干扰因素太多,这些人事调整还是有点晚了。因为从美光事件就能看出来,中国“打还手、骂还口”时代已经来了,美国拿出的诚意还远远不够,而且在台湾问题上还有不少地雷等着拆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也有改善中美关系的需要,但是当下最好晾一晾拜登政府,先坐看美国债务危机大戏如何解决,因为我们真的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