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不用问别人。但是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还是不懂,就有些迷惑,即便查找资料,也还是不懂,就要寻找专业人士帮忙。其实,懂与不懂具备相对性,并不是绝对存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出生之后,意识还是一张白纸,并不懂周围的世界。当人们开始试着理解周围世界的时候,就有一点点懂了,不过还是不能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某些事物。就像小孩吃西瓜,只知道西瓜瓤可以吃,却不知道西瓜皮可以吃,也可以玩,当然更不知道西瓜的生长周期和分子结构了。即便是大人也不能完全搞懂一个西瓜,而是保持一定的片面印象,并不追求全面了解。在人们的意识观念里,西瓜是用来吃瓤的,但有些人吃瓜皮,还有些人用来做豆瓣酱,用来做种子。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理解也不同。只能说大部分人只理解了西瓜能吃的属性,却并不理解西瓜的其他属性。于是,人们生活在自己理解的世界里,保持一种深刻的片面性,是一种相对存在的意识形态,却并不是全面和准确的。

当一个人看完一本书,说他看懂了的时候,只能说他理解了部分内容,而不会理解全本书所有的内容和思想。同样是读《红楼梦》,鲁迅眼里的《红楼梦》和俞平伯眼里的《红楼梦》不同,和胡适眼里的《红楼梦》也不同,但他们都说看懂了,其实只是看懂了一些方面,却永远无法达到全部看懂的目的。即便看一部电影,也是如此,看看影评就知道了,写得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观众们看到的电影以为是自己想象的样子,其实并非如此,而是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意识参与了认识架构,对一些看不懂的情节自动跳过,对一些没注意的情节自动弥补,对一些不喜欢的情节自动略过,说的时候,只说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和人物,其实只是片面的表述,却不正确。

现在的教育比古代教育先进发达了,人们大多都要读书。读书过程中遇到了难题,大部分学生会不懂装懂,不问老师,而是自己查找资料,或者直接抄答案,就算是自己完成了。其实,根本没有那么简单,需要借助老师或同学讲解,才能解决掉难题。当他们不懂装懂的时候,是十分尴尬的,但时间长了,就会慢慢习惯,到哪里都大放厥词,自吹自擂,还要互相吹牛,以此让很多底层人们臣服。其实,他们根本不懂。就像现在的大学教授讲《论语》一样,基本上把《论语》讲成了自己理解的东西,却有失客观。要是把《论语》讲成了心灵鸡汤,就更要不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懂与不懂是一对矛盾,具备相对独立性,可以在一定的时间相互转化。有人不懂借钱的规矩,以为自己懂,结果借不出钱来,还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明明已经懂了,却故意装不懂,以此位态隐居,或者只是糊弄一下权贵,却并不能当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都懂规矩。看到别人家的门上挂着锁头,即便没锁,也不会轻易进去,以免被人误会。写一封信,只要说无缘再见面,收信的人就懂了,没必要在上面纠缠。当然,关系好的两个人或几个人可以互相信息,知道的就算是知道了,不知道的就算不知道了,只要没人提,就封闭了自己,也封闭了别人。

懂得天下大事,就能办成大事。倘若只是不懂装懂,学生问老师问题的时候,就会让老师怀疑他是否真的弄懂了,真到了考试的时候,懂与不懂就会立刻现形。懂了的是理解能力强的人,也是脑子聪明灵醒的人。当然也有脑子并不聪明的,听了别人的意见,以为懂了,其实并不懂。不信,可以让他复述一遍,一定会出现磕磕绊绊,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况。或许,别人说话的时间太长,抑或许听话的人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听别人讲话不专注。人的注意力会转移,即便有人认真听别人讲话,也不一定全都记住,而是记个大概,却漏掉了很多细节。

懂了一些事情,才会知道事情本身会产生什么可资借鉴的经验;不懂,只能说是门外汉,不能深入堂奥。由不懂转化为懂,就是人生的成长过程,而由懂了变成不懂,照样是人生的成长过程。林语堂到一个大学演讲,感慨道:“小时候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懂,总是喜欢提各式各样的问题;上了大学,有了一些知识,就觉得什么都懂;毕业走向社会,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懂;人到中年,有了一些经验,又觉得什么都懂;直到晚年方才醒悟,原来很多事还是搞不懂。”只是生死的问题就让无数哲学家搞不懂,就更别提其他的大问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人类的进化就是在不懂向着懂的道路上狂奔的结果吧。但人千万不要自负,只能说自己略懂,而不能说懂了。即便是专家,也是如此,只能说略懂,甚至还是某一领域内的小学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