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破净”不收管理费,在普通权益类理财产品中为首例。此举打破了公募产品收取固定管理费的默认“行规”,意味着从此投资经理要与投资者共担风险。

买公募基金可以不交管理费?过去,在投资者眼里,这等同于奢望。

招商银行正在努力促成这种想法成为现实。近期,招商银行旗下招银理财发行的一款权益类公募理财产品宣布,当产品累计净值低于1元时,暂停收取管理费,等回到1元后再恢复收取。

此举打破了公募产品收取固定管理费的默认“行规”,意味着投资管理机构要与投资者共担盈亏风险,这在理财市场引发热议。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赚钱不收管理费”做法的好处,在于能够提高投资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理财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互信关系,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市界投资汇表示,在基金募资竞争加剧、管理费大幅降低的行业趋势之下,招商银行此举有可能引起行业内其他公司群起效仿。

01、“破净”不收管理费

据招商银行APP显示,招银理财发行的这款创新产品名叫招卓价值精选权益类理财计划产品(以下简称“招卓精选”),风险评级为R5,以公募方式发行,有半年封闭期,封闭期不可以赎回但可以继续申购,目前仅在母行招商银行销售。

其投资方向为80%—95%资金投资于权益资产,其余资金至少5%投向固定收益资产。

最受关注的是管理费用。在理财计划费用一栏中,招卓精选和公募基金一样,明确固定投资管理费,费率为1.50%/年,但如果日累计净值低于1.00元(不含)时,从下一自然日起暂停收取固定投资管理费,直至净值高于1.00元(含)后再恢复收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招行APP)

这种“破净”不收管理费的模式,在普通权益类理财产品中可谓首例。

据公开资料,招银理财成立于2019年11月,属于招商银行的全资子公司,截至2022年底,服务客户超2800万人。背靠“零售之王”招商银行这棵大树,招银理财无论在管理规模还是盈利能力上,均为同业理财子公司中的“大哥”。截至2022年末,其理财产品余额2.67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57.86亿元、35.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1%、12.18%。

招银理财方面表示,净值低于1元暂不收取管理费是对首发认购客户的负责态度,也是公司对投资经理的信心。

“银行理财权益类产品终将与公募基金一决高下,有竞争对投资者来说是件大好事,谁都别再想着躺着收管理费。”一位投资者表示,“我目前对该产品的兴趣主要是研究其创新特性对公募资管市场的影响和推动 。”

市界投资汇发现,在招商银行APP中,该产品拟任投资经理被放在了招卓精选宣传海报首屏。介绍称,张英任职招银理财权益投资部,拟任招卓价值精选投资经理,证券从业16年,“作为审慎克制的价值型选手,不押注单一市场、不满仓All in、避开拥挤赛道,始终注重底线思维”。

一位招商银行客户经理告诉市界投资汇,招卓精选基金认购时间为5月23日上午9点至29日下午15点,截至30日结束后显示有558人购买了该产品。不过,对方提示,产品风险等级是R5,属于高风险理财产品,适合A5评级的客户购买。

02、倒逼公募基金降费

银行理财子公司权益类理财“不赚钱不收取管理费”的做法,在公募行业激荡起不小的水花。

众所周知,公募基金投资者最终承担的费用包括认申购费、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赎回费等。其中,管理费是指支付给实际运用基金资产、为基金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基金管理人的费用,也就是管理人为管理和操作基金而收取的报酬,它是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据浙商证券,我国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费用收入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达1426元,同比增长52%,近5年复合增速为23%。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在公募基金产品整体亏损1.46万亿元的情况下,管理费却达到1458.89亿元,同比增加约2%。

从收入规模上看,易方达基金2022年管理费用超过百亿元,为101.51亿元;广发基金紧随其后,2022年管理费用超过73亿元;富国基金和华夏基金管理费用均超过60亿元;汇添富基金和南方基金管理费用均超过50亿元。

另据天相投顾披露,2022年公募基金管理费在各类费用中占比超过60%。

“公募基金采取固定收费模式,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管理和计算,另一方面是因为长期以来市场需求较大,基金公司有话语权,可以设定收费标准。”一位券商从业者告诉市界投资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费收入高速增长。图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然而,在基金行情不好的情况下,管理费偏高引发部分投资者的不满情绪,有基民认为,“公募基金经理是只赚不亏的职业,而投资人却要盈亏自负,这太不公平了。”

事实上,不仅是管理费,在基金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基金公司已在全面降低各项费率,包括申赎费和交易费,以及近期备受资管圈关注的基金公司向券商支付的佣金下调。

市场传出消息称,公募基金“万八佣金”或要下调,大概从万分之八左右降至万分之三至万分之四的水平,由于这笔佣金是从基金资产中支付,相当于变相减轻了投资人的负担。

从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来看,过去几年来,公募基金的佣金支出金额逐年增加。2018年,公募基金全行业佣金总支出为70.01亿元,2021年增至213.06亿元。到了2022年,基金行业整体大幅亏损,但是佣金总支出仍高达181.98亿元。降低交易佣金或能提高基民的投资回报率,增加实际收益,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公募基金市场。

柏文喜称,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在基金行业竞争以及与其它金融业态的渠道费、资产管理费竞争中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03、考验客户服务的时候到了

市界投资汇注意到,其实公募基金公司下调管理费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在2017年,因为股债市场不佳,公募基金公司就曾掀起下调管理费率潮,有的从0.7%调整至0.3%,有的从1.0%下调至0.6%。

2019年12月,首批6只浮动费率公募基金先后成立,浮动费率基金分为两类:一是“支点式”上下浮动管理费基金,当基金业绩表现高于业绩比较基准时,管理费向上浮动,反之则向下浮动;二是提取业绩报酬浮动管理费基金,在基金管理人收取固定管理费的基础上,当基金的业绩超越预先设定的基准时,按照超额收益的一定比例收取业绩报酬。

当时,市场声音认为,公募基金试点运用浮动管理费机制,将有效改变管理费固定收取模式的弊端。如今市场存续收取浮动管理费的基金产品早已超过百只。

2022年,降费形势进一步演化。国办于当年9月份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提到,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合理降低交易、托管、登记、清算等费用。

在政策鼓励下,2022年有20只采取固定费率的货基进行了降费,降费幅度在0.03-0.18个百分点。

而自今年5月以来,已有包括工银和利混合、中信建投聚利混合、国融融泰混合等在内的多只权益类基金主动宣布调低管理费年费率,有的从1.5%下调至1%、也有的从1%左右下调至0.6%甚至0.3%,托管费年费率亦同步降低。至于为何降费,各家基金公司给出原因也很一致,“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降低投资者的理财成本。”

在此背景下,招银理财权益类公募产品大胆尝试“不赚钱则不收管理费”,无疑将再次为公募行业降费推波助澜。

不少公募基金行业人士认为,公募基金只有将机构收入、基金经理收入与投资者收益挂钩,才能避免基民亏钱基金公司赚钱等现象出现。也只有建立投资者与管理人利益趋同机制,对于机构来讲才可能走得更远。

正如兴业证券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郑可栋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讲,“真正做好基金投顾业务,最重要的还是坚持立场和初心,要把客户留存率和盈利体验放在第一位”。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公募基金发行仍存在一定压力。据财联社报道,截至5月30日,5月份以来公募基金合计募集资金484.18亿元,较4月份的763.25亿元下滑明显,个别新基金产品募集失败,百亿元量级新基金一直没有出现。

也许,对普通投资者而言,除了业绩之外,未来公募基金的竞争力就是谁的费用更便宜。一场内卷不可避免。

( 作者 | 陈畅, 编辑 | 孙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