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撰文 | 李岩

5月31日,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

政知君注意到,此次院士增选工作首次发布增选指南并公布新制定、修订的增选实施办法,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在科技领域选人用人的方向性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发指南

记者梳理以往公开报道发现,此次增选工作,两院首次发布了增选指南。

根据指南,中科院明确,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额共79名。院士候选人应为满足以下基本条件的中国公民——

1.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学风正派。

2. 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成就,并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根据指南,中国工程院明确,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为不超过90名。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国国籍的正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可被提名为候选人。

此外,两院院士增选指南还针对增选领域学科方向、名额分配予以明确。

出台“防止打招呼”办法

政知君注意到,此次增选工作建立在遴选机制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

光明网转载媒体报道透露——

  • 为落实中央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要求,中国科学院党组等着力改进院士遴选机制,维护院士称号的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研究制定《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进一步强化对候选人多方位评判,把好院士“入口关”

  • 为落实党中央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要求,中国工程院研究修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进一步健全监督体系,切实把好院士队伍“入口关”。实施办法完善了关于严肃增选纪律的“八不准”等规定,强化自觉抵制不当行为的责任意识,防止增选过程中的不正之风

媒体评价称,作为院士制度改革的有力抓手和直接体现,院士增选工作将成为院士制度改革的风向标。事实上,把好院士“入口关”、防止增选不正之风,正是中央对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

2022年9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会议强调,要注重在重大科学研究和国家重大工程中选拔院士,以重大贡献、学术水平、道德操守为准绳,防止增选中的不正之风

政知君注意到,两院网站5月31日分别发布院士增选防止说情打招呼试行办法。

其中,中科院的相关办法明确,对涉及说情打招呼的院士,经查实由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处理并向全体院士通报,涉嫌违法犯罪的,由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说情打招呼、干扰院士增选工作,一经查实,学部工作机构向具有干部管理权限的纪检监察部门报告。

向国防和国家安全等领域倾斜

针对本次增选院士的倾斜政策,两院也同时予以明确。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明确——

  • 增选名额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和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倾斜;向为国防和国家安全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向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并作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明确——

  • 增选名额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和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倾斜,向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倾斜,对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团队可定向增加名额。

政知君注意到,两院均把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列为增选名额倾斜领域。

5月30日,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对目前的国家安全形势作了最新判断:

  •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

  • 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同时,会议还提到,要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突出实战实用鲜明导向,更加注重协同高效、法治思维、科技赋能等。

资料|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网站 新华社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