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控制点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会感到迷茫?
前段时间大学同学离职了,电话隔三差五的打到我这里来,跟我分享最近的状态;创业失败积蓄亏空,应聘不顺特别迷茫,跟我说世态炎凉,说人生无望。
接着他又提到,现在稍微有前景一点的工作,都需要硕博学位,而自己现在的情况已经跟这些无缘了,但是那些除了进厂就是电销的工作,自己真不愿意把生命奉献在这种地方。
像这样因为找不到方向而感到迷茫的情况惨吗?
真的很惨。
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无助感,就是没有方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没有什么比万念俱灰更能摧毁一个人,因为这样的心理状态,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最接近死亡的时刻。
这里的万念俱灰,就是“丢失控制点”。
丢失控制点是什么意思?
平时生活里你听到过最多的问题是什么?我听到过最多的是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工作不顺心怎么办,家庭过得不幸福怎么办。
如果说上期分享中的“有控制点但做不到”是对当下处境的不相信和不认可,那么“丢失控制点”就是不知道该不该认可。
比如认为孩子听不听话好像都是对的,同时又觉得好像都不对。
心理学家勒温和米勒将这样的内心冲突定义为“双重趋避式冲突”。
这种冲突状态会给人带来一个特殊的心理现象,就是放弃“自我决策权”;最常见的现实表现就是问“怎么办”“哪一个更好”“怎样才是正确的”。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我们遇到的绝大多数生活问题都不是死局,我们至少掌握着三种以上的解题思路;比如孩子不听话,我们可以沟通,可以教育,可以严厉,甚至可以是纵容。
但是在这种内心冲突之下个体却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选择。
想象一下,如果把这样的冲突形式平移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会怎么样?
个体就会经常感到无法顺利行使自己的意志,并且产生寸步难行的感觉,不管做什么好像都不太对。
冲突来源:自我维护倾向
另外,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自己不认可的事才是更符合客观事实的事。”
换句话说,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因为这样做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点否定自我的味道。
比如在争论中,很少听到两个面红耳赤的人说:我的说法有问题,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个体在遇到挑战性的时候,即使能意识到自己不正确,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去佐证自己观点和立场的正确性。
比如就在前两天,亲戚家的一个上高中的孩子跟家里出现了不小的矛盾,我有幸被邀请过去看看情况,经过一下午的接触我发现,事情跟他们事先告诉我的情况有明显差异(涉及隐私这里不详细阐述)。
经过接触我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对自己的人生有着阶段性的规划,比如高考计划,大学计划等等;孩子真的很珍惜自己的时间,同时她也能够清晰的表达自我和人际沟通。
当我试图告诉对方监护人一些关于孩子情况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家里的矛盾并非完全来源于孩子。
在谈论中,家长试图用“未来无用论”来否定孩子的一切。
他们会从孩子跟家长沟通不畅,推导出孩子跟所有人的沟通都不畅,未来肯定会跟这个世界脱轨;说到这里,家长们甚至放出豪言,说孩子这样下去这辈子肯定完蛋。
我试图告诉家长,他们这些肯定的想法只是假设,既然都是假设,为什么我们不假设孩子可以发展得很好呢?
家长停顿了一下,又试图用其他证据来推翻我提出来的建议。
到这里家长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想要维护自己的观点;我们唯一达成一致的地方仅仅只是明确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主要问题是沟通问题。
为了坚持孩子无法管教,家长宁愿否定孩子的成绩,良好的作息。
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里,这样的“自我维护”倾向就像基因代码一样,每个人都有。
这位家长真的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吗?并不是,因为还未跟孩子接触之前,孩子的自律,成绩好,珍惜时间这些特点都出自家长之口。
但为什么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家长们却全盘否定了孩子呢?
答案是:为了自我维护。
自我维护策略失效导致的失控
大多数时候,个体更愿意相信自己认可的事才是正确的事,即使它并不是那么的符合客观事实。
比如对一个事件用自己的逻辑强行解释;比如用摔东西、虐待动物的方式发泄情绪。
诸如此类的心路历程可以简单的描述为:宁愿剑走偏锋也要维护自己“认可的事”。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维,社会心理学给出了一个原则性解释叫做:“自我价值保护”;这样类似的解释还有CBT疗法里的讲到的对核心信念的“补偿策略”。
简而言之,个体会想尽办法远离“失控”状态。
比如为了证明自己,有的人会特别努力;为了让自己保持形象,有的人会选择逃避。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的心理学体系都保持着相似的论点;即使有人把自己置于很糟糕的境地,或者把自己形容得非常不堪,亦或者对整个世界的评价多么的无趣,他也是在变相的自我维护。
比如阿德勒提出的目的论,霍斯曼提出的“趋利避害”原则,精神分析的“心理防御机制”......
当某些自我维护的手段成为个体的习惯,就会形成我们常说的人格。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这些内容大多数时候都在潜意识里进行,个体平时只会按照这些逻辑去做事,并不会察觉到它们的存在。
比如长期用否定外界来自我维护的人,与人交往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会展现出攻击、批判的言语行为。
比如长期以示弱来自我维护的人,与人交往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进入讨好、顺从的状态。
哲学里把这样相对固定的思维逻辑叫做“三观”。
但是,当自己逐渐意识到,过去的“自我维护”手段已经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的时候,“失控”就开启了。
比如自己发现批判别人给自己的人际关系造成了不良影响,顺从别人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利益。
这个时候,个体的内心就会体验到“双重趋避式”冲突带来的“失控”。
挑战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内心“失控”的局面呢?
大致有三点:第一点是发自内心地承认现实,第二点是他人的言语劝说,第三点是感知外界事物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班杜拉在“自我效能感”产生的四大来源中提到,要维护一个人的效能感,“他人的言语劝说是效果最不理想的一种方式,这里的第二点同样如此。
原因很简单,我们对一个人的相信程度跟我们对他的认可程度成正比,越认可才会越相信;这也可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控制点”。
所以,发言人的权威性直接影响着他言语的分量。比如某专家,某持证人,某公司老板,这样的身份对倾听的一方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如若不然,即使发言人句句在理,也会显得“人微言轻”。但我们并不是总能跟这些权威人士对话,在我们身边更多的是七大姑八大姨或者兄弟、闺蜜、朋友、同事;另外,那些“权威人士”里也常常出现“卖假药的”,他们的权威性已经开始受到了质疑。
因此,更有效的改变办法是“发自内心地承认现实”和“感知外界事物的变化”。
但这两者想要阐述的内容势必要花大量时间来看见和论证;就像肖申克的监狱里被关了40年的瑞德,直到好友逃出生天的那一刻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世界真的存在自由和希望。
结语
最后我想送给那些身处无助感的朋友们,虽然我很想直接告诉你们不要轻易放弃自己,要相信自己。
但遗憾的是,我无法用简单的三言两语向你们传达你们是可以走出来的。
我能感受到你们的无助,也能感受到你们对自己、对未来不抱有希望,甚至是厌恶;我想那是你们经过了很多痛苦才得出的结论。
但遗憾的是,我无法真正对你们的遭遇感同身受。
我能做的也仅仅只是真诚的邀请你们尝试着用行动去论证自己的人生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样糟糕。
加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