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房报记者 李叶 北京报道

5月31日,有媒体援引彭博新闻报道称,万达集团计划以约10亿元人民币(约合1.4亿美元)出售旗下快钱公司第三方支付牌照,潜在买家包括字节跳动等企业,但有买家称从谈判情况来看,价格仍存在议价空间。

就上述交易,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向字节跳动方面求证,得到的回应是“该消息不实,目前只是初步接洽。”

随后,记者联系到万达集团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字节跳动已经否认了”;关于万达集团的对外口径,对方则称,“证券部没有回复。”

公开资料显示,快钱支付创立于2004年,是国内首批第三方支付机构之一,在2011年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快钱官网信息显示,2004年成立至今已覆盖逾4亿个人用户,650余万商业合作伙伴,对接的金融机构超过200家。

2014年年底,万达集团以3.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收购快钱公司68.7%股权。以此推算,彼时快钱的估值接近4.6亿美元,约合28.6亿元人民币。2017年,快钱创始人关国光将手中持有剩余的快钱股份卖给万达,快钱正式成为万达全资子公司。经企查查APP股权穿透,当前快钱支付最终受益人为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直接或间接持股比例为94.95%。

这也意味着,当前万达集团如果出售快钱支付牌照,价格较买入时缩水超过50%。

对此,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虽然目前拟出让价格与当年万达约3.15亿美元(约19亿元人民币)收购价格有所不同,但并非就一定是低价出售。原因在于,当年万达是把快钱全金融业务加以并购,而此次拟出售的只是支付业务与支付主体,因为交易标的差异很大,所以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异是必然的。另外,当年支付市场潮起,万达收购快钱正处于行业风口与估值高点,现在支付行业进入萎缩状态,价格出现一定的下调也是符合情理的。

金融版图“梦醒”

对于万达此次出售快钱支付牌照的原因,柏文喜认为,是对业务战略布局的调整之下,对于支付业务的放弃,当然也不排除出售支付牌照有助于缓解自身流动性压力。

记者注意到,万达集团曾将金融板块视为“万达第四次转型的关键”,被给予厚望。

2014年8月,万达集团牵手百度、腾讯合资成立万达电商。在王健林战略布局中,万达电商将与万达金融板块合作,推出互联网金融服务。这一年的年底,万达集团拿下快钱第三方支付牌照。

到2015年7月,万达金融集团(以下简称“万达金融”)成立,旗下设立网络金融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及其他金融类企业。其中网络金融公司下设万达电商、网络信贷公司、征信公司和快钱公司。

彼时的万达金融对万达集团有多重要?

王健林曾公开表示,“万达金融集团成立是万达的一件大事,我对金融集团有很大期许,万达未来价值最大的就是这一板块。”

快钱对于万达金融的重要性也曾被“官方认可”。

万达集团曾公开表示,战略控股快钱对万达金融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万达将以快钱为核心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链,使快钱成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同时,快钱还将成为万达金融板块的基础设施,万达将围绕其打造产融结合、融融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完整金融产业链。

那时,王健林的这笔账是这样算的:“如果万达发展到百万商家,每家有100万元信贷需求,万达金融就是万亿元规模。届时万达广场年客流人次将达到百亿以上,会员5亿以上,如果5亿会员中有1亿有消费贷款需求,每人贷1万元,又能创造一个万亿元规模业务。”

事情的发展却远不如想象中容易。

2017年,万达陷入债务危机,负债高达4200亿元。为度过难关,王健林断臂求生,开启了“卖卖卖”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0月,万达集团曾将万达金融一分为二,保险、投资业务归属于万达金融,飞凡信息公司、快钱公司、征信公司等则纳入万达网络科技集团(下称“万达网科”)。

在万达金融业绩“高歌猛进”的同时,万达网科却陷入低迷。

2017年度,万达网科收入58.6亿元,仅完成年计划的90.1%。2017年12月,有媒体报道,万达网科大规模裁员。2018年3月,万达网科业务全部停止。

谈及此事,王健林曾经反思说,“我曾经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给了网络科技集团总裁曲德君太多的钱。”

另一方面,随着金融监管不断收紧,万达金融也受到冲击。

2019年初,万达正式将万达金融集团更名为万达投资集团。这也意味着,王健林的金融理想行进艰难。

接下来的几年里,万达金融板块旗下多家公司也陆续注销和关闭。

2019年12月,万达征信因业务调整主动申请退出企业征信业务备案。2020年8月,万达财富更名为万达数金,经营范围去掉了金融信息咨询、提供金融中介服务、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外包服务等。2020年9月,上海万达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也注销清算。2022年1月,万达金融旗下的重庆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拟向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

当月,快钱支付也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等,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罚款1004万元。

压力加剧

今年以来,万达集团的压力一直在加剧。

财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万达集团短期借款68.04亿元,同比增长1450%;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30.37亿元,同比增长338%,合计短债798亿元;公司持有货币资金304.67元,无法覆盖短期债务。

5月24日,网上亦传出万达集团为化解流动性压力拟出售20个万达广场的消息,但很快被辟谣。

谣言之外,是业内外对于万达集团流动性压力的担忧。

4月以来,万达系债券全面下跌,年初发行的两只美元债券,创下发行以来的低点。

4月25日,珠海万达商管第三次IPO招股书正式失效,使得万达与战略投资人签署的对赌协议再受到广泛关注。若珠海万达商管未能在2023年底完成上市,大连万达集团或将为此付出数百亿元代价。

5月10日,有媒体报道称,万达集团正在与工商银行等国内大行商讨境内贷款的无还本续贷方案。计划为今年到期的所有境内贷款寻求再融资,由此不必偿还本金。

5月16日,有消息显示,万达集团正在和境内的银行进行谈判,试图延长万达地产集团的一些项目贷款到期时间。其目前想要延期偿还今年到期的贷款本金,但利息的支付并不延期,仍愿意支付利息。

上述由对赌协议产生的不利因素和风险或为万达集团延期还贷增加难度。

对于万达集团面临的困境,柏文喜曾在5月25日撰文表示,无论是业界关注点,还是万达目前所面临的可能困境,化解流动性风险的最好办法要么是获得金融扶持,要么是港股上市,要么是继续处置资产。不过,从目前看,这三条路似乎都很艰难。

因此,在“万达集团计划以约10亿元人民币(约合1.40亿美元)出售旗下快钱公司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人都认为万达此举是为了缓解自身的流动性压力。

记者注意到,这不是快钱支付第一次被传出将被出售。

自2018年开始,就有消息称万达集团将转让快钱支付牌照,万达集团先后和苏宁、中石化、外资背景公司就出售快钱事宜有过接触。

2020年,又有媒体报道,京东数科(现京东科技)将收购快钱支付,交易价格在16亿元左右,以弥补京东旗下支付机构网银在线的线下收单资质短板,但由于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趋势发生变化,京东科技收购快钱支付已无后续进展。

据移动支付网,2021年也有业内人士透露快钱支付将被掌上汇通收购。

目前,一切仍未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