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的阅读量以后,特别爱看文学评论及文学解读,而且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多年后重新翻阅还有更深度的共鸣。

上个月读过梁永安教授的两本书《文学七日谈》和《爱情这门课,你可别挂科!》,涉及大量大师与名著的解读,阅读过程相当轻松愉悦,这个月读的《现实主义的报复》作者是耶鲁大学退休教授,从内容到翻译,比较前两本难读一些。

《现实主义的报复》主要以狄更斯的《荒凉山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三本名著,结合创作时代背景讨论一些历史现实问题,分析文豪们以文载道呈现思想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三部小说发表于1852-1901年之间,这个时段人类之间不断争夺、沦陷、焦虑、道德迷失、孤独和愤恨,这三位作家来自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英国、法国、德国。

❶人物与作家那些事

狄更斯在《荒凉山庄》和《大卫·科波菲尔》两部作品里都塑造了理想的女性形象,是和母亲、小姨子两位女性有关。

母亲在家庭角色中比父亲更实干,更重视狄更斯的教育。12岁时家徒四壁,狄更斯被安排送到工作做工,父亲对他中断的学习尚有一丝懊恼,母亲却展示出热烈期盼他去工作。

母亲的美好形象只存在于12岁之前,而小姨子的美好也终止与17岁。小姨子有天使般的个性与美貌,然而却有一天毫无病症下离去,死在狄更斯的怀里,几十年来,狄更斯从未停止对她的悼念,经常做梦梦见她。

包法利夫人》最出名的一句话就是福楼拜对女主的自我认同,他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是出于他们同样的婚姻爱情观。

福楼拜“我需要恋爱,但我不会去做那种正常的、规律的、维持得好好的稳定两性生活会让我失去自我,会干扰我。”

《包法利夫人》的爱玛与《情感教育》的弗雷德里克一样有几次醉心的情感经历,但永远也得不到真正的爱情,这和福楼拜一生的情感一样。从这一点上,他们都是现实下的孤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❷作品与作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气

《包法利夫人》中最大的道德正义就是“通奸”的问题,1816年,波旁王朝复辟,离婚法案被废除,直到1884才通过可以离婚。

福楼拜所处的年代正是不可以离婚,但婚外情肆虐的时代,男男女女都在逃避婚姻的禁锢,寻求情感刺激。爱玛的两次婚外情在外省地区是常见的事情。

然而,《包法利夫人》连载一半就遭到抨击,很多女人声称被冒犯到,最严重的是当局把福楼拜、出版商和印刷商一同告上法庭,罪名是妨害风华和诽谤宗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❸作家与报复

《荒凉山庄》发表于1852年至1853年之间,是狄更斯最长的作品之一。

它以错综复杂的情节揭露英国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的黑暗。《荒凉山庄》被认为是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最高成就之一,他对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的文字描写更是无人能出其右。

《荒凉山庄》发表的时候,福楼拜32岁,他在法国还在为自己的未来前途担忧,发出“我要为自己报复!”愤懑。

报复什么?

1857年,福楼拜给朋友的一封信上写“解剖就是报复”,《包法利夫人》就是报复的一种,报复这个令他讨厌的社会制度,迂腐的控制特权。

《包法利夫人》引发败坏道德,毁谤宗教的官司,并没有击垮福楼拜,他一度转入古代题材创作,于1862年发表长篇小说《萨朗波》。但187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情感教育》,仍然是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

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于1901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1906年他坦诚的说这部小说是出于报复心理:

“毫不容情的准确描写,是艺术家对其经历的崇高报复。”是对儿子不肯继承他的家业而感到失望的父亲的报复,也是对一个期待他更有男子气概的体面社会的报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文豪们深陷时代的旋涡中,以惊恐之势维护着自身的命运,同时也敏锐观察这个颠三倒四的世界。时代的车轮在他们身上碾压过,三位文豪以笔杆喧嚷示意命运的报复,文学巨作因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