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天空之城》在欧美相继遭遇改名,首先是拉普达中“普达”(puta)在西语中是一句脏话,《大佛普拉斯》里面也有一句类似读音的葡语,总之都不是好话,所以被和谐掉了。

然后就是女主希达,本来日语的罗马音标应该是“shita”,这个词在英语中也很芬芳,所以英文名改成了Sheeta。

做这么多动作也表明在大家心中,《天空之城》是一部适合孩子看的电影,甚至观看的大人也希望自己能做回小孩子,暂别成人世界。

这种心态假如用来看之后出《龙猫》,必定可以获得很大满足。不过《天空之城》跟《龙猫》还是有点不一样。

《龙猫》给人的感觉,用海底捞的生日歌那两句歌词就能概括。《天空之城》相对而言多了一些沉重的东西,比如反战或环保。

即使忽略这些,影片中还有一个慕容复式的反派。这个人物的阴暗之处在大人看的剧情片里也挺常见的。

《龙猫》的主角即使身处险境,也总能遇到一些单纯的朋友。被社会毒打后的人可能更加需要《龙猫》来治愈,反正现实的险恶已经见识过了。

而《天空之城》对小孩子来说,则有一定的警示意义,比较简单易懂的一点就是,反派和男主都想找拉普达。

他们都有一条关于继承的故事线,反派想继承的是拉普达的霸主地位,巴鲁想继承的是父亲的探索精神,最终前者失败,后者成功。

用大人心态来看可能没那么轻松了,整个过程能隐隐感受到有些沉重的东西蕴含其中。前期拉普达如同世外桃源般人人向往,而那句毁灭的咒语则被铺垫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结果桃源变成了膨胀欲望的象征。高科技带来的是资源抢占,军事霸权。那句咒语成了结束这一切的解药,完全反转过来。

仔细想想,《天空之城》在保有厚重感的同时,似乎还具备了许多商业大片该有的元素,比如开篇就先来一场追逐戏,这就是现在许多动作片必备的套路。

之前看《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就会莫名想起这一段,正好不死乔有一堆人喊他爸,海盗奶奶也有一群人喊她妈。

当然海盗奶奶比不死乔帅多了,要说像,《狂暴之路》里也有一群骑摩托车的奶奶,她们的坐骑跟海盗的飞行器都是皮包铁,而且其中一个也是麻花辫。

她们干起架来那叫一个飒,一改麻花辫的纯卖萌印象。《天空之城》的女主也是麻花辫,甚至最后两条辫子还牺牲了,可以说是麻花辫的正义了。

除了开头这段《疯狂的拉普达:狂暴之路》,影片还有喜剧元素,比如那群海盗争先当舔狗。

当然还有爱情元素,男女主的相遇真的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天降”,这些不就是现在爽片的常规配置吗?而《天空之城》居然是一部1986年的动画片。

当然以现在的眼光看回去,有部分细节还是会不大习惯,比如配乐,倒不是久石让的曲子写得不优美,只是部分段落跟画面的搭配起来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比如在波姆爷爷那里飞行石发光的时候,配乐的重复感比较强,缺乏一点起伏,因为那段是用台词交代世界观,如果配乐能随着重要信息的出现层层递进,会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

当然主题曲本身的质量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天空之城》具备了现在多数冒险电影里很难看到的东西,那就是想象力。光是那些画得像城堡的云,就可以盯着看很久。

何况是整个大格局且充满细节的世界观。魔法与工业的混搭自不必说,最妙的是机器人身上长出了花草,既是视觉奇观,也能辅助主题的表达。

“终结者”越来越像人,而人则越来越像终结者。拉普达曾经代表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在推进的过程中,总是会为了私欲而偏离方向,就如拉普达脱离了土地变成天空之城。

往大了说关系到全人类的命运,往小了说也可以是个体的转变。这种偏离并不是一直在失去什么,而是暂时看不到失去,反而满眼都是越来越多的成果。

《天空之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用咒语把一切成果都毁掉。这是非常童话式的。现实中假如我们能有些许成就,很难完全割舍掉,更不用说蜕下一整块皮。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出了桃花源后第一时间就去跟太守汇报,然后就不断有人去找。去的人当中有太守谴的人,也有南阳刘子骥。

正好跟《天空之城》一样,一拨是军队,一拨是高尚士。假如真的让他们找到了,又会走向哪一种结局呢?要不还是让刘子骥将桃花源化作一棵桃树,消失在空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