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夏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生机盎然,目前已完成一期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二期已启动建设。在这里,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办理60多项行政许可业务,一整套“类中关村”的服务模式和产业生态环境加速构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基因”源自北京。

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应运而生,服务企业的配套政策“复刻”自中关村。中关村是北京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也是政策创新的“原创地”。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的支持下,中关村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吸引人才、扶持人才的政策,目前中关村已基本形成了全链条、无缝隙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满足从种子期到成长期企业各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中关村科技创新聚集效应持续增强,其原动力来自于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企业营造了全链条生态环境。

不仅仅在中关村,“三城一区”主平台都是北京优化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在京城东南的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设立不到3年,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配送车、无人零售车、无人接驳车等纷纷落地,这里变成了创新场,最新、最潮、最前沿的无人驾驶场景。头部企业纷至沓来,全新场景落地得益于北京在政策上先人一步。去年11月,出台全国首个针对不配备驾驶位和方向盘的短途载客类智能网联新产品的规范性文件,在国内率先以编码形式给予无人接驳车相应路权。示范区已经聚集了百度、小马智行、商汤科技等头部企业;北汽、奥迪等整车企业已率先开展常态化测试,戴姆勒、宝马等企业正在推进测试事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吸引企业入驻的同时也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助力北京科技创新保持“领跑”。

今年4月,北京推出优化营商环境6.0版,打造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企业发展生态,实现营商环境全面优化提升。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北京市企业开办已全面进入“一表填报、一网提交、一窗办理、一天全办好、一照通用”的“一时代”。北京用最大诚意服务企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跑动次数,努力为企业提供优质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