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姑苏区白洋湾街道金筑社区在小区5楼“筑绿园”城市农庄以及6幢南侧小游园开展了“‘植’此青绿 农夫总动员”活动。通过海棠先锋微网群线上招募,邀请了20组由社区老幼组成的家庭,结合社区既有的城市农庄阵地以及其拓展延伸到小区6幢旁花坛,开展“农耕研学”、“农事体验”、“农作银行”活动,深度体验农耕文化。

当天上午,参加本次活动的家庭首先来到社区5楼的“筑绿园”城市农庄集合,随后由该社区的工作人员以及党员志愿者们在此为他们举行了欢迎仪式,正式开启此次农夫总动员的“农夫进阶之旅”。现场,来自姑苏区老科协的高级农艺师董建明已等候多时,待大家全部到齐后,便为大家科普起了种植盆栽蔬菜意义以及盆栽蔬菜种植技术,“我们现在就穿上围兜带着苗苗去楼下学习种菜了好不好?”在听完董建明的科普后,现场的孩子们看着眼前阳台上的盆栽蔬菜早已经跃跃欲试,在家长们的带领下孩子们穿上农夫道具装服挑选自己喜爱的蔬果花苗,转场来到位于楼下的花坛,开启下一个任务。

随着20组家庭陆续来到花坛,本次活动也进入到了最丰富的环节。只见广场上设立有一处“农作银行”,大家需要先完成盆栽蔬菜的种植,再来领取废弃果蔬和仿真果蔬拓印材料包,最后通过拓印的形式激活“农作银行”的“业务套餐包”。“要知道小小的一方方拓印可是当下在孩子们最爱收集的,而通过学习种植盆栽蔬菜来获得独特的果蔬拓印更是赚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金筑社区党委书记陈迎青介绍道。来自金阊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孙苏在种下一盆自己最爱吃的番茄后,来到“农作银行”领取蔬果拓印包时表示,自己从前也种过些小花小草,但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蔬果也能种在盆栽里,更是没想过原来还能在小区内“承包”一块专属自己的“田”来种植,她已经在与一同前来的妈妈商量,能不能和几个住在一起的同学家里一起认领一块“田”,今后就能和同学们吃到自己种下的果蔬了。

据了解,目前“农作银行”的“业务”主要有“农夫招募令”、“种子存储计划”以及“农耕拾忆录”三项,未来业务还将不断更新。其中“农夫招募令”旨在鼓励辖区居民参与盆栽蔬菜自治管理,号召大家通过在此处认领盆栽蔬菜甚至“承包”整块“景观田”来参与社区治理,而社区也会组织熟悉盆栽蔬菜种植的志愿者为大家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志愿服务;在后续的种植实践阶段,居民们可以通过“种子存储计划”将优质的果蔬种子存入农作银行,可选择自己培育或委托社区的志愿者进行培育;最后,居民们也可通过“农耕拾忆录”将农耕文化相关用具、产品,存入“农作银行”,至于社区的农耕科普馆展示展出。陈迎青介绍,通过办理以上的各项“业务”,居民们可以获得相应的“种子积分”,并凭积分兑换各类果蔬菜苗以及享受今后社区活动优先报名权等“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