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宋杰|上海报道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1日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5月26日,上海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会议指出,要以钉钉子精神持续用力抓好市民群众的习惯养成、基层治理能力的全面加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全过程处置水平的整体提升,积极打造垃圾分类升级版。

收到总书记回信,他们这样说

5月23日,记者来到虹口区市民驿站二楼时,嘉兴路街道8位垃圾分类志愿者正围坐在一起,布置下一步垃圾分类工作。

据介绍,嘉兴路街道安丘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雷国兴、瑞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华磊、新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钱晶和垦业居委会主任张慧隽——这四位基层居民区干部,就是给总书记写信的"执笔人"。在当天现场,记者采访了其中的三位。

华磊对记者说:"推广垃圾分类就像播撒一颗颗环保的‘种子’,不断深耕就会发芽。"

钱晶回顾,垃圾分类刚推行时,要把每个楼道的垃圾桶统一撤掉再换成楼下固定点位的垃圾分类垃圾桶。"当时有的居民不是很理解,我们就从招募党员志愿者先入手,整合物业、业委会的资源,首先把垃圾分类垃圾桶‘点位’找好位置。别看只是找位置,每个小区的情况还不同,有的小区比较窄没有那么大的位置,还有点位设置在居民家旁边,有的居民可能会不愿意(因为毕竟是垃圾厢房),我们志愿者就上门做工作,尽可能找影响居民生活少一点的位置。"

"我负责的小区亲子家庭比较多,我们就用‘小手拉大手’的思路,组织了许多喜闻乐见的公益活动,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习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渐渐深入人心。"

华磊表示,志愿者们从培养理念、习惯和行为入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他们自己动手设计海报、宣传册,开展"瓶子菜园""变废为宝"等创意环保主题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在交流垃圾分类工作。(《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摄)

嘉兴路街道市容管理所负责人丁杰主要负责大型单位以及沿街商铺的垃圾分类工作,她对记者说:"起初他们觉得不理解,我们坚持聚集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对辖区内33家重点大型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进行覆盖式全面指导。"

丁杰举例说,比如,对于机关、企事业单位采取"点对点"模式,由街道直线指导,市容管理人员直接对接单位内部垃圾箱房、公共区域分类点、办公及生活区域分类点。在非投放时段,关闭垃圾箱房,不允许投放垃圾,让"扔垃圾"变得有规律。单位的分类负责人会派保洁人员在垃圾桶旁"站岗",监督员工的垃圾分类行为,并提供准确的垃圾分类指导。

再如,对于大型商圈及创意园区,由于其内部小商户较多、经营性质多样化的特点,采取"点对面"模式,前期由街道指导单位物业部门,对所有商户严格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地毯式覆盖培训,后期由物业部门自主进行每日自查、每日整改、每日上报,街道则不定时抽查,引导商户由"他律"转为"自律"。

数据显示,至2023年初,虹口全区干垃圾日均产生量393吨,比2018年11月控减36%;湿垃圾日均产生量229吨,约为当时的3倍;可回收物日均产生量183吨,约为当时的3倍,分类实效稳固提升。

每9名志愿者就有1名垃圾分类志愿者

5月26日,上海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时强调,大力弘扬绿色低碳生活风尚,发挥志愿者独特作用,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凝聚各方强大合力,进一步形成人人践行、全社会参与的生动局面。

记者注意到,上海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已近4年,许多垃圾分类志愿者依旧坚守一线,为上海垃圾分类成效保驾护航。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5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垃圾分类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71万,相当于每9名注册志愿者中就有1名是垃圾分类志愿者,市、区、街镇三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

上海自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以来,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显著。据上海绿化市容局数据,目前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35%左右,可回收物回收量基本稳定在日均7000吨左右,有害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日均2吨左右,生活垃圾"三增一减"趋于稳定。

此外,上海的末端资源化处理能力也在稳步提升。全市已建成焚烧厂15座,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10座,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超过3.6万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2%,已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上海将健全可回收物回收体系,推动新一轮生活垃圾分类支持政策,今年年底实现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3%。上海还将进一步落实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限制使用一次性餐具、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等举措,今年年底实现源头减量率达到4%。

责编:郭霁瑶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