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其他动物宝宝,人类宝宝真的没那么聪明。

我们知道,小羊、小牛刚出生不久就能够站起来,并跟随母亲行走;小猫、小狗的幼崽虽然刚出生不具备生存能力,但用不了几个月,它们就具备独立的技能,并且还能在下一年发情、繁衍后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的幼崽相比于它们而言,看起来格外地蠢。他们不仅刚出生时并没有生存能力,反而会经常哇哇大哭。在史前时期,人类的生存环境并没有那么安全,当时地球上还有许多大型野兽,比如:剑齿虎,洞狮等,人类婴儿的哭声有可能会引来这些凶猛的野兽

也就是说,人类婴儿非但没有自保能力,反而有可能会吸引到天敌的到来,这显然对于人类种群生存非常不利,既然如此,人类为什么要保留这个基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都是早产儿

人类之所以不能像其他动物那样刚出生不久就能够行走,是因为人类婴儿都是早产儿。科学家认为,按照理论,人类应该发育21个月后才能出生,但人类的身体结构决定了我们无法在母亲子宫内待太长时间。

我们知道,人类可以直立行走,但是直立行走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人类的盆骨注定无法太宽,否则会使得人们在走路时身体失去平衡,就像是大猩猩一样,尽管它们也能够直立行走,但走路时一摇一晃,重心不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性的盆骨不仅要支撑着女性的身体,还要生育后代,当盆骨宽度缩小时,意味着人类的产道也会相应缩小。

更令人为难的是,人类的脑容量是其他灵长类动物最大的,而较大的脑容量意味着人类胎儿的头部也较大。

此时人类就面临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一面是较狭窄的产道,一面是膨大的大脑,这意味着人类婴儿必须在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时再出生,否则就会导致难产率大幅度提升而导致母子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婴儿在出生时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它们需要用更长的时间来发育。而婴儿在刚出生后不久,不具备任何求生能力,一举一动都需要依赖大人的照顾,所以它们会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渴了,饿了,尿了或者是身体不舒服等,都会哭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我们知道,在史前时期,人类的生存环境没有那么安全,婴儿的哭泣声很可能会吸引野兽的注意,增加人类被野兽掠食的可能,既然如此,人类为什么还要保留这个劣势基因呢?

婴儿的哭泣

其实婴儿的哭泣并不会显著导致人类因此而死亡,原因是因为人类很早之间就会以群居方式生活在一起,并且在距今200多万年左右就已经学会了使用火。火的使用让人类有了反击野兽的能力,而且婴儿一般会被放在部落之中,即使婴儿在部落中发出声音,人们也有办法赶走猎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有了这项机制,但婴儿的生活仍旧不安全,原因是人类需要采集食物以及猎杀猎物,有时母亲会不得不带着孩子出门采集或者捕猎。

如果在野外中孩子发出哭声,有可能会导致母亲和孩子被野兽捕食。在这种生存机制的淘汰下,一些在移动过程中发出哭泣声音的婴儿就会来不及留下后代就被捕食了,而在母亲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安静的婴儿才能留下后代。

这种生存淘汰机制作用非常强烈,以至于即使现如今的我们有了安全的环境,婴儿依旧会保留移动时保持安静的生理本能。

其实不只是这一种生存本能被人类保留了,人类的婴儿还保留了强有力的抓握能力,如果你把手放在婴儿手中,婴儿会紧紧的抓住你,如果你用力提一下,它们甚至能脱离摇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婴儿有较强的抓握能力,原因很可能和我们曾经是树栖生物有关,当时的人类幼崽需要像猴子幼崽一样紧紧地抓住妈妈的背才不会掉下来,而那些无法抓住妈妈背部的幼崽则会被大自然无情地淘汰。

总结

人类婴儿虽然在刚出生时表现不如其他动物聪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婴儿就非常蠢,他们善于利用大人的母爱与父爱,并通过哭声表达自己的需求。

另外,婴儿也会接受自然选择,在它们生存过程中,一些严重危害生存的行为将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只有那些对人类没什么影响的,以及对人类生存有利的行为才会被自然选择所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