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现已启动全球征集,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跳转章程及报名入口。

国际顾问

方佰德

William Paterson Ferns

福恩斯制作公司总裁

President of Ferns Productions Inc.

被加拿大本土誉为“独立制作之父”的方佰德制作过诸多在加拿大斩获数个大奖的节目,策划了许多世界一流的媒体活动,并为世界各大节展带去具有标志性的提案大会。

2003年,方佰德作为引荐人,使得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与国际提案模式结缘;2005年,他被授予加拿大勋章,以表彰他对行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2023年,方佰德将继续坐镇国际顾问及预售培训导师团,给提案人带来纪录片创投的最新经验。

培训节选

以下是方佰德的一堂培训节选:何以让影片的薪火在影院、电视和电影节展上生生不息?对于制片人而言,在操戈“创造力”与“企业家精神”两把战斧之外,“原创性、独特性和质量把控才是通行券”,而尤为关键的是“嵌套观众、深入观众、使观众参与其中,一同在故事线中游弋”。

我担任独立制片人,已有超过五十年生涯,这意味着我要为自己的项目出点子,并为之筹措资金,这是制片人的职责所在。他/她是点子和资金的集大成者,因此,制片人必须兼具创造力企业家精神

就制片而言,好的点子要从哪里来?一切皆能成为点子,是这样吗?实则不然......现实是,当你制作一部故事片,它的成功是以票房收入来衡量的;当你制作一档电视节目,它的成功是以受众规模来衡量的;如果是商业电视,就按收视率(来衡量);如果是公共电视,就按节目的触达范围(来衡量)。如今我们有付费电视和流媒体,它们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观众忠诚度,你不希望观众退订——即“用户流失”;而在互联网上,这个关键指标被称作“订阅及浏览次数”。

所以,无论你是拍一部院线大片或是YouTube小短片,观众为王。请记住,你的受众不仅仅是自己,你也在为别人进行制作。你处在一个双向交互的过程中,所以,你必须考虑你的观众。而你自己,作为观众一员,应当知道什么吸引眼球,这是你最初的落点,沉浸到你了解的观众中去。

作为电影制作人,你有义务向你的观众传达信息,或是起到教育娱乐功能。电影的成功没有定式,但如果你没能教育、娱乐观众或向他们传达信息,你的电影将无处可去。

你是叙事者,你必须扪心自问,什么样的故事会引起观众的兴趣?我应当怎样讲述故事?——答好这两个简单的问题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你的故事是否有起承转合?你可能需要按这个叙述结构来,但不必一定遵循这个顺序,可以用闪回叙事、平行叙事、闪前叙事等......你的故事是什么?你打算如何讲述它?请自行明确这一点,将它写下来。

要想制片获得成功,要义在于原创性独特性。以一些中国电影为例,它们在影院、电视和电影节展上都奏效过。

张侨勇的《沿江而上》涉及一个大题材,利用长江流域的泛洪,建造历史上最大的水电项目——三峡大坝。即使时长有九十分钟,他也未试图讲述整个故事。相反,他选择从一个家庭入手,看(水电)项目产生的影响之一,洪水泛滥、家园流离。他选取长江游轮作为叙事载体,因此,特质鲜明,“人的维度”。将大部分动作固定在游轮上,宏大的题材,特定的焦点以及通俗易懂的叙事方式。

以范立欣的《归途列车》为例,该片讲述春节期间一年一度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在中国,农民工是一个庞大且重要的议题,尽管影片重点设置在一个家庭,你可以从这个精微的焦点中窥见大局。在引人入胜的情境中设置鲜明的电影特质,通过一个家庭,与1.3亿人感同身受。

再以冯都的《密语者》为例,该片取材自“女书”这一门中国女性用来相互交谈的古老秘密语言,(这门语言)对她们的丈夫、父亲甚至儿子都隐而不宣。这是一个看似晦涩但暗流涌动的话题,极其具体化、本地化、专门化,但与世界上至少一半的观众休戚相关:女性。

这三部题材非常中国,却触达了世界范围内的观众,(三部)都获得了大奖,在院线、电影节展、电视及其他领域生生不息。它们的共通之处在于通俗易懂的情境下,鲜明的电影特质

那么这将为你的影片制作带来什么启发?你必须找到引人入胜的话题以及基于这些话题的原创故事,它们可以在宏大或微渺的情境之下,不必循规蹈矩。

我要重申一遍:不必循规蹈矩,但是你必须原创。你的故事必须传达信息,或发挥娱乐功能,这是你与观众达成的协议。他们付之时间,而你不能让他们虚度,无趣是最为冒昧的。因此你需要深思熟虑,谁会对你的故事感兴趣。

我猜测,当下如果你的作品是短片,它会率先在互联网上发表,这意味着你或许该瞄准互联网一代。你的同龄人、手机成瘾者,还有什么更好的观众?你们中的许多人可能是游戏玩家。如果果真如此,试试将游戏玩家视为你的观众。

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相较与父母、与我这一代而言,你与其他国家的同年龄层有更多重合的价值观,像你这样的人会对什么感兴趣?什么主题?你关心着什么?你对什么有探索欲?这些共通的观众基础,将有助于你定位自己的电影。

一部影片的成功在于它让你的热爱有的放矢,全情投入到你的故事中去。你的讲述方式应当尽可能创新,要大胆:用动画、图形或任何吸引你的东西;或者干脆保持简洁,让角色为自己发声。通常,少即是多。但独特可以通吃。记住,不必循规蹈矩,只管让你的观众沉浸其中。

我看过很多关于中国戏曲的电影,对于西方观众而言,(看懂中国戏曲)并不容易。我看过的最好的(也是为数不多的引起我兴趣的)电影发生在纽约市,一名中国移民试图在异域艰难地留存文化遗产。这部电影在艺术形式、艺术感召力比我在中国看过的许多其他中国戏曲节目更佳。为什么?它提供了一个原创视角,对传统主题的独特“演绎”。你见证了主人公对戏曲的热爱,这就为故事的入门打通了渠道。中国戏曲对国际观众而言并不是那么通俗,因为它够独特、够中国,但创新的叙事方法将它变得易懂。

同样,中药和武术题材在世界范围内也都屡见不鲜,但你必须提供新鲜的视角、迷人的角色、未知的事实,你的观众才能以新的眼光去欣赏熟悉的题材。这是你面临的挑战。

一切回归根本的创造力。不存在“正确的题材”,任何题材都可能大雅大俗,这是交由观众来判断的。请你以你们这一代为向导,发掘他们的兴趣(也是你的兴趣所在),测试什么是有吸引力的。

对于中国电影制作人而言,更大的挑战可能是链接社交媒体、宣传推广电影、优化搜索引擎、搭建关键词优先级来完善你的作品访问途径、最大程度增加曝光。

那么务必花时间和国际代表在一起,抓住你的参会机会,发掘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在看什么。

另一方面,电影节展可以将你的短片展示给世界,提案大会也是如此。2003年,我将国际提案模式介绍到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主持提案论坛也有二十年,还有很多其他的中国及亚洲提案平台开放申请,去找他们!

我能提供的讯息就是,打入国际市场没有什么魔法公式,什么内容才能成功,不必在这方面循规蹈矩。才华为王,但需有独特性作良配,才能做成。

还有一种品质也至关重要,那就是坚持,“如果你没有首战告捷,那就再试一次。”

此外,如果你想自己的电影走出国门,语言要纳入考量。你可能会用中文制片,有可能的话,请添加英文字幕,请英文会话者校对字幕,一些自动生成的字幕真的很糟糕......而且你并不希望你珍贵的“宝贝”因为糟糕的字幕变成一派胡言。

有一种让故事有新鲜感、戏剧化、通俗易懂的方法,这是你们每个人的必修课:选题。无论是旧话重提还是耳目一新,找到方法将你和你的受众关联起来。

有个好法子是询问家人、朋友的看片意愿,并且要实话实说,为什么?他们能学到什么?他们能得到娱乐吗?如果你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我相信你的影片会传播开来。测试你在中国的第一批观众是否喜欢他们看到的内容,如果他们不喜欢,你的电影可能难以长久;如果他们喜欢,那会赋予你灵感和能量,你将可以施展才华,在国际市场生根发芽。

我要传达的讯息很简单,创造力、独特性和质量把控才是通行券

Q&A

Q:

您提到了纪录片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唯有如此,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过去几年,我们有一些非常成功的项目从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提案大会走出去,比如《拳后妈妈》和《棒!少年》。

基于您担任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国际顾问的经验,您认为这些影片总的来说,在叙事层面有哪些共通之处?

A:

总体来看,我认为重要的是嵌套观众,深入观众,使观众参与其中,一同在故事线中游弋

共同的根基在这儿,经常有人说他们想要拍一部关于气候变化或者什么其他题材的电影,却止步于对常见事物的调研,但你必须要去发掘不同于老生常谈的、人们看到后会说是闻所未闻的东西。

如果你打算网络发行,你的影片必须有一些令人惊喜、激发兴趣、震慑人心的东西,同时还要别出心裁,这样人们才会瞄准你的电影。实际上,奏效的是叙事者的技巧,而非题材本身。

Q:

那么中国的纪录片制作人怎样才能有效地平衡讲述中国故事与吸引国际观众、传播中华文化的意愿?

A:

我怕他们会混淆。重点在于如果你能有效地向你同温层的中国观众讲述故事,这就是通行的。问题不在于说“这不是一个宏大的国际题材”,与题材无关,与叙事者的技能有关。实际上有时候是极为细微、但具有专门性的电影大爆,在国际上取得成功。

之前提到的冯都的《密语者》,题材十分晦涩,讲的是一门人们都一知半解的语言,但在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社会,女性不断被凝视。如果你能找到题材去联结观众,即使这个题材非常中国、非常本土、非常特殊,只要你讲述故事,世界某处就已经有人预备享用故事。

叙事技巧是你应当具备的。技巧可以通过深耕和大量观影来训练。所以重要的是确保你的叙事能力良好,能够产生广泛的共鸣,是需要与某种特定群体产生共鸣。

假使你拍一部关于中国技术发明的电影,比如汽车,它可能无法吸引每一个人,但汽车爱好者将是潜在的受众,互联网上有一些频道专门讨论这个。

中国流行的是具备一些独特性、有质量保证的电影。所以如果认为我们要找所谓对的题材,这是彻底的思维误区,因为无论何种题材,都有它的受众。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讲述故事,如何发人深省、如何引人入胜?观众能参与其中才是关键所在。

(编译:刘水叮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