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拿人作比,丽江古城是一位江南女子,归德古城就是一位北方男人。唱丽江古城适合用丝竹、说吴侬软语;唱归德古城务必用呼牙板、歌大江东去。

烟雨葱茏中,丽江古城多的是一份阴柔和清丽。瓦楞上滴落着碎雨,青石小街上浸润着水皮,呼一腔清新透了的空气,寻一间氤氲茶香的街边店,品一口茶,听一声吆喝,看三五人悠闲来往……有什么样的喧嚣不能远离?有什么样的遗恨不能抛却?丽江古城是一座忘忧的城,你来与不来,见与不见,她都安静地等在那里。或许你的人生与她已安排下一次美丽际遇?

少了丽江古城的阴柔和清丽,归德古城多的是一份男人的坚韧和胸襟。丽江古城在天上;归德古城在人间。

500年,一座城承载的岂止一段时间?就是被叫做历史,又岂止一段历史?500年,归德古城站立成一位隐忍过磨难与坎坷、历练出气度与思想的男人,磊落坦荡,达观致远。所以能如此包容,如此庄严。走进归德古城,你就走进了这位“男人”的注视里,在历史和文化中行走,在青砖和灰瓦间慨叹,在传奇和佳话中沉浸,在人情和风物里流连……有什么样的烈酒不能畅饮?有什么样的情怀不能敞开?归德古城是一座厚德载物的城,你来与不来,见与不见,他都真诚地等在这里。或许你的人生与他已安排下一次畅谈古今的对酌?

500年,归德古城见证过多少人行走?多少人留下了足迹?留下了故事?是浩歌?是悲歌?是震撼?是叹息?这个系列中,他们会再一次走出历史,走出古城,与你我对视,供我们评说!自然还有怀想与记忆,传递与弘扬,礼赞与仰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归德古城“德育”范仲淹

如果500年是一个界定,范仲淹就不该出现在这个系列里。但如果这个系列少了范仲淹,就不只是这个系列失准,而是归德古城少了人文上的厚度与影响。

事实上,范仲淹在归德古城的行走,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如今因为时代的需要和呼唤,他奔走的“脚步”比以往更加坚定。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已认识到范仲淹是一位历史上为数极少的“办事兼传教之人也”。今天追根溯源,思考范仲淹成才的原因,与他青年时期在归德古城应天书院接受的正规教育密切相关。

范仲淹,字希文,今苏州吴县人。2岁时随母亲改嫁到朱家。23岁时慕名来到商丘(时称南京)应天书院读书。当年的应天书院已颇具规模:“为屋150间,聚书1500卷,邀请戚同文之孙枢密直学士戚伦之子奉礼郎戚舜宾主教”。胸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范仲淹,如同在长白山三年“断齑划粥”一样,在应天书院“五年未尝解衣就寝,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膳粥不充,日昃始食。同舍生或馈珍膳,皆拒不受”。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何人吹洞箫;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这首诗首先表达作者如同浮游不定的白云,远离家乡、孤苦伶仃的凄凉之情,而远方飘来的无名箫声,更加剧了凄凉。然后,转而勉励自己虽处境凄凉,但不能自甘沉沦,而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接着表达自己内要像颜回一样以苦为乐、磨砺意志,外希望遇到知己和伯乐以实现自己的宏志,体现了他追求儒家内圣外王的境界。最后,表示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会实现心中的抱负。《睢阳学舍书怀》是范仲淹在应天书院读书期间唯一一首留存下来的杰出诗作,是他当时勤苦读书、志存高远的真实写照,充分体现了他骨子里对真善美的追求。而“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消”,范仲淹自喻颜回,苦中寻乐。此后他的苦学精神,被称为“颜回转世”。

范仲淹专心致志,昼夜诵读经书。大中祥符七年正月,宋真宗从毫州太清宫回到应天府,全书院的学生都争往观看,唯独范仲淹一人在舍内诵读如常。归来的同学问他为何不去见天子。他只淡淡地说,以后有机会见上。果然,在他以后步履坚定的人生中,不仅多次见到了圣上,而且成了朝廷不可多得的重臣、贤臣。

经过五年在应天书院的刻苦攻读,范仲淹不仅泛通儒家经典,而且磨砺了金石之操。正是这五年的寒窗苦读,使范仲淹具备了作为一个大政治家的基本素质。公元1015年,范仲淹举进士礼部第一名,出任广德军司理参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仲淹“德归”归德古城

宋仁宗天圣五年,范仲淹的母亲在应天府病逝。为守母丧,范仲淹退居应天府。

当时应天府留守晏殊爱惜范仲淹的才学,诚邀他执教应天书院。怀着对母校的无限深情,范仲淹欣然答应。

范仲淹执教仅两年。但就是这两年的时间里,他用自己独特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不但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像孙复、石介、张方平这样的优秀人才,同时为应天书院的二次辉煌做出了巨大贡献。

好学不怠,诲人不倦,乐善好施,崇尚德义,仁教自始,这就是当初应天书院优良的学风、师风。是范仲淹的进一步继承,更是进一步发扬。

应天书院自戚同文时就以尊师重道著称,声名远扬。范仲淹执教时更是整饬校风、学风。先是尊师重道的校风。范仲淹躬亲示范,他对晏殊的荐举之恩始终以门生师之,同时对博学的老师极力挽留。一代名儒王洙在应天书院教授期满,范仲淹代晏殊上书宋仁宗,留王洙继续在应天书院讲学。再是严谨的治学之风。在范仲淹的影响下,学生们更加注意严谨治学,对经学研究多求本意,少涉及注疏。范仲淹在授课的同时,经常与学生交流。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细心讲解。“仲淹讯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

当时许多穷苦学子来应天书院求学,范仲淹不分老幼贫贱都给予求学者以耐心的指导,还经常把自己的薪俸拿出来接济他们。“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孙复就是其中之一。孙复早年家里贫穷上不起学。范仲淹听说他忠厚仁孝、热爱学习,于是请他到应天书院学习,并在学院中给他安排学职,每月挣三千文钱以贴家用,解除他的后顾之忧。同时范仲淹给他的学习以特别的指导。孙复深感范仲淹对他的教育之恩和爱惜之情,学习更加用功。他研习儒家经典,对《春秋》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范仲淹被调到京城后,他也离开了应天书院,到泰山角下,办私学,招生徒,讲《春秋》。因他道德高尚,学问精湛,不久便名闻遐迩。综观孙复的一生,他的成就与范仲淹的培养和提携是密切相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涑水记闻》卷101记范仲淹其人其事:“仲淹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身先士之。夜深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洞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准以为法。由是四方从学者辐凑。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由此可见,范仲淹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细致入微的关怀。

范仲淹执掌应天书院期间,还非常重视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他要求教师不仅学识渊博,还要力行仁义道德,即才德俱佳。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他有完备的理论体系。他的总体要求是要做到“从道”:“道者何?率性之为也。从者何?由之谓也。臣则由乎忠,子则由乎孝,行己由乎礼,制事由乎义,保民由乎信 ,待物由乎仁,此道之端也”。他不仅对学生如此,对自己的孩子要求犹为严格,并且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他们。范仲淹及第后任广德军司理参军,即把母亲接来侍养。他没有忘记继父的养育之恩,对朱氏子侄也格外关照,严格要求,当作自己的兄弟。

七年时光的份量在人的一生之中不能算轻,特别是在青年时期。范仲淹在归德府应天书院的七年是非常有意义的七年。五年苦读,使他拥有了学识,拥有了智慧,拥有了如金石般的志操。两年执教是他第一次成功的教育实践。以后他无论到何地任职,都积极兴办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的人才。

很显然,这些只是范仲淹留给归德古城的故事。且不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警言,单说做人、做官,范仲淹都堪称一位厚德之人。记者总在想,是不是归德古城这“归德”两个字,以其博大、坚毅与豪迈,滋养和培育出了范仲淹的伟世之才和传世之德?

文字来源:古城记忆

来源:商丘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