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奇丝妙艺——世博与蕾丝艺术展》在世博会博物馆1号临展厅开展。展览作品的年代从18至20世纪,分为初现风华、世博与蕾丝、异彩纷呈、传入中国四个板块,展示蕾丝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人文情怀。观众还能 在第三部分“异彩纷呈”中看到英剧《唐顿庄园》中的同款服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蕾丝元素的纺织品起源古老,但真正意义上的蕾丝直到15世纪才出现,16世纪起在西欧广泛流行,并逐渐传遍世界。在法国时尚文化的推动下,蕾丝从技术到形式都达到新的高度。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改革,蕾丝逐渐摆脱了高昂制造成本的束缚,更多女性有机会使用这种美妙的艺术装点自己的生活。

在“初现风华”部分,参观者可以看见蕾丝在发展初期,通常采用亚麻线、丝绸,甚至金线银线来制作,以刺绣编结工艺的特殊形式出现。随着制作技术的成熟,蕾丝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服饰和家居产品中,从早期强大的西班牙帝国到时尚引领者法国宫廷,蕾丝逐渐成为整个欧洲时尚的宠儿。蕾丝,在早期并不是女性专属。17世纪的巴洛克服装是以男性为中心,在路易十四的宫廷展开。荷兰风时期的男装逐渐取消掉了拉夫领,被大翻领或折翻的平领、披肩领取代,褶饰被蕾丝取代。

第二版块集中在世博与蕾丝上。第一届世博会——英国伦敦万国博览会的官方图录中将世博会定义为“世界的工厂”,是举办“最重要商业活动的部门”。蕾丝作为世博会上备受关注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经常被各国作为展示文化和艺术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67年6月8日,在弗朗茨·约瑟夫和伊丽莎白的匈牙利加冕仪式上,伊丽莎白皇后身穿匈牙利王室加冕礼服。她所穿的是非常典型的匈牙利女性服饰,有缀满珠子的女式束身衣、装饰着蕾丝的围裙。这类上流社会穿着的服饰有着装饰奢华,造型夸张的特点。

20世纪20年代探戈、查尔斯顿舞风靡一时,舞者醉心于这种节奏欢快的音乐。轻薄的面料如雪纺、蕾丝、乔其、双绉,通过舞蹈动作展现美感。蕾丝晚装廓形是直筒式低腰,下摆拼接增加了裙摆的幅宽,增加穿着者的动感美。在大热的英剧《唐顿庄园》中,小姐们穿的就是同款服饰。

第四板块介绍了蕾丝近代传入中国的历史。蕾丝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末,在中国被称为“花边”或“抽纱”。蕾丝的生产遍及山东烟台与威海、江苏常熟、浙江杭州、广东潮汕等地,其中以山东的棒槌花边及浙江杭州的萧山花边最具代表。

蕾丝从最初的服饰点缀和家居装饰,发展到高级成衣的运用,并进入当代装置艺术领域。保护和传承蕾丝传统技艺的同时,蕾丝的发展也会更加注重数字化、功能性、创新和跨界合作,使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蕾丝,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美好和惊喜。(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