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6年9月9日,一位护士从毛主席的卧室中缓慢地走了出来,看到焦急等待的众人,她忍不住掩面而泣道:“主席......去世了。”

听到这个噩耗,屋子里瞬间被哭声淹没,其中一个面容姣好的年轻女性更是站都站不稳了,她就是孟锦云,也是毛主席晚年身边的最后一位护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是主席的半个同乡,是主席口中的“孟夫子”,是听到主席最后一句遗言的人,也是主席的最后一位守灵人。

而就是这样一位备受主席信任的忘年交,曾经想生孩子的要求却被直接拒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还要从毛主席的最后一段时光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的最后一个生日

1975年12月26日,中南海毛主席的住处分外的热闹,欢声笑语不断的传出。

已经82岁的主席很是高兴,这几年他的身体越来越不好,经常是歇在床上,可看到这么多许久未见的老朋友和自己的两个女儿,他也打起了精友,让护士孟锦云和秘书张玉凤把自己扶出去坐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锦云看到主席状态变好也很是开心,性格活泼的她脑子里蹦出了一个更能活跃气氛的想法。

等到主席坐在沙发上之后,她俏皮的打趣:“主席,今天您生日,按照我们那的习俗,孩子要给老人磕头的。”

说完她就跪在主席面前,尊敬的磕了三个头,主席见状也很是感动,虽然身体不舒服,但还是身子前倾回敬。

孟锦云这一带头,其他几个年轻姑娘也都跟着磕头,主席的脸上也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主席一直很抵触别人磕头拜寿,他的一生努力就是为了让人民站起来,不再跪在达官显贵的脚下。

可这次,一方面是孟锦云的态度真诚,另一方面也许真的有冥冥之中的感应,主席没有严厉的拒绝,而是选择了默默接受。

到了吃饭的时间,饭桌上摆着主席爱吃的饭菜,并没有很是隆重,这也是主席一生的坚持,并始终都很容易满足。

看着饭桌上许久未吃的胖头鱼汤,主席非常开心,想要自己用勺子喝汤,不过因为手上没力气,最后还是只能让张玉凤帮忙喂汤,但这也没有影响主席的好心情,他像个小孩子一样感慨:“胖头鱼汤好香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这顿生日宴并没有就此圆满落幕,此时的后厨一片惊慌。

原来,主席的生日宴菜品本来就不多,惯有的重头戏便是田师傅亲手擀的长寿面,这一天同样也是这位老师傅来准备。

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次的面条放到锅里,竟然碎成了一段一段的,这样不祥的征兆让老师傅一下子流下了眼泪:“这可不得了了,我这辈子没做过这样的面条啊!”

大家乱成一团又不敢声张,生怕影响外面主席的心情,可现做又来不及,最后只能拿了现成的挂面来煮,主席的最后一碗长寿面便是一碗挂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客人都离开后,主席很是疲惫,他并不知道这顿饭背后的插曲,却奇怪的有些沉默。

此时窗外燃放着庆祝礼花,这都是湖南老乡特意送来的礼物,明明是欢乐的场景,主席却不停的念叨着:“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也许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清楚,主席明白自己时日已经不多,这才有了如此的感慨。

听着这样一句带有“迷信”色彩的老俗语从主席口中说出,孟锦云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不敢也不愿想象人民和国家失去主席的那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对她个人而言,同样也是如此,在中南海的这些日子里,她早已把主席当成了自家长辈,那些温馨的时光是那么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席身边的“孟夫子”

1948年,孟锦云出生在湖北武汉,天赋异禀的她不到12岁就考入了空政歌舞团,之后更是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因此,她有了和毛主席相识的缘分。

“我们把这些活动叫做出任务,对象主要就是中央的首长,比如毛主席、朱老总他们。”

这是孟锦云对中南海演出和联欢的最初印象,那时候属于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中央的领导们也都反对铺张浪费的娱乐活动,所以成本小又热闹的舞会就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当时我国和苏联交好,舞蹈交流成为了非常有用的一项社交活动,所以中央首长们也都被“要求”一身好舞艺。

要想跳的好,自然要有专业的舞伴,空政文工团的演员们便是首选,在经过严苛的审查后,挑选出的人便可以到中南海出任务,孟锦云正是其中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3年4月,14岁的孟锦云来到了中南海,她看着眼前的舞厅,想着等下要见到的领导们,紧张的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正在这时,穿着一身朴素的中山装的毛主席走了进来,看着这位曾经只能在报纸上看到的伟人,孟锦云仿佛置身梦中。

很快,舞会就开始了,有经验的老同志们开始上场邀舞,可初来乍到的孟锦云却不敢上前。

这时,毛主席也注意到了这个稚嫩的小姑娘,他露出了慈祥的笑容,这也给了孟锦云极大的鼓舞,她鼓起勇气邀请主席跳舞。

毛主席丝毫没有架子,果断的站了起来,为了安抚眼前的小姑娘,他笑着赞赏道:“小同志不用紧张,你的舞步很不错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话,孟锦云慢慢冷静了下来,这次初次相见有了一个圆满的落幕。

之后数次,她来到中南海出任务,也和主席越来越亲近,因为年龄小,性格又活泼,家乡又是湖北,毛主席便亲切的喊她“半个小同乡”。

不过因为特殊时期的原因,孟锦云后来被卷入其中,等到被洗清冤屈已经过去了数年,在毛主席的点名帮助下,她最终得以来到主席身边工作,成为了主席的“孟夫子”。

其实这个只是戏称,孟锦云是担任着护士的职责,但主席很疼爱这个小辈,便常常和她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讨论。

一次,孟锦云看到主席桌子上的《资治通鉴》很是好奇,这本书已经被翻得很破旧,不少地方甚至是用透明胶粘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看她感兴趣,便也笑道:“孟夫子,你知道这本书我看了多少遍吗?”答案是惊人的17遍。

而在主席建议她也读一读的时候,孟锦云看着这厚厚的书籍感慨道:“我怕是没这个毅力啊。”

主席当然知道想要读完这本书,认真看上一遍恐怕要好几年,但这却不是毅力的抉择。

“孟夫子,你这可错了,不是毅力,而是兴趣,有了兴趣,越看越有味道,越轻松,跟休息一样,可要是咬着牙看书,毅力再大,还是看不下去的。”

毛主席认真的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在不久后就送给了孟锦云一本小册子,是专门介绍《资治通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锦云也没有辜负这份苦心,特地读完了小册子,便又找到主席提出自己的疑惑之处,俩人又是探讨了好一番书中的内容,主席延伸出的政治、军事理论也再次让人震撼。

而这部《资治通鉴》如今也依然存放在毛主席的故居中,那些探讨的记忆也永远留在了孟锦云的脑海里。

如果说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毛主席和孟锦云的忘年友谊,那关于江青的一次探讨则充分看出了主席对小孟的信任。

1976年,主席的身体已经是强弩之末,但让他痛苦的不只是病魔,还有精神上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也已经写过,在75年的生日时,主席就已经发出了对生命的感慨,而到了这时,他更是心中如明镜。

孟锦云也看出了主席的状态不对,曾经的主席慈祥无比,对身边人都很是照顾,可这段时间却总是忍不住发脾气,过后又是愧疚道歉。

孟锦云心里也不好受,虽然也被主席斥责过,可她清楚这不是对方的本意,因此这天,她看到主席又坐在沙发上发呆,还是上前关心询问。

毛主席沉默了很久才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的本钱已经不多了,”顿了顿,他有些不满的抱怨“总有人说,我的话一句顶万句,可我看是一句顶一句也办不到,想要把有的人撵出政治局,分道扬镳,愣是分不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话,孟锦云瞬间就明白了,原来主席是在说江青的事情,其实大家都知道,主席对她早有不满,却因为身体和局势的原因不能推进,因此主席晚年很少提到江青,也总是不愿见她。

过了一会,主席再次开口:“孟夫子,如果全国人民知道我和江青离婚,会怎么样?”

孟锦云不敢搭话,只能委婉的回答:“您不是没离婚吗?”

毛主席也明白,他也并不是真的要一个回答,作为一国的主席,他清楚这件事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其中牵扯的事情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主席无奈的回答了自己:“离婚,我到哪里去起诉?总要办个手续吧,那时,是法官听我的,还是我听法官的?那可是要热闹一番了,总有一天要一了百了通通解决.....”

这是孟锦云唯一一次听到主席主动谈到江青的问题,她也体会到了伟人心中的无奈与担忧,豁达和自信。但可惜的是,主席的身体最终没能支持到他亲自处理这个问题。

但这难得的交谈还是得以被记录,将主席背后的一面展现给了人们,他晚年的脆弱和坚强都让人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因为这份年迈的脆弱,主席拒绝了孟锦云计划生子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我死了再要小孩

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是幸福的,但孟锦云的年龄越来越大,也有自己私人的生活要安排,眼看自己马上要30岁了,她有了要孩子的计划。

作为主席的护士,这个要求是要得到审批的,毕竟一旦她怀孕了,自然不能再照顾主席,那再去寻找并培养一个合格的人需要一段时间,而要和主席磨合就更是要耗费不少精力。

因为中南海的管制严控,连主席的女儿李讷李敏想要探视都分外困难,更别说其他老朋友了,主席的生活很是孤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主席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这些身边人,他们就像主席的儿女,也是他的朋友,如果他们走了,主席就连说个贴心话的人都没了。

这天张玉凤转达孟锦云的请求:“主席,孟夫子马上30岁了,想要个小孟夫子呢,您看怎么样?”

想到活泼机灵的孟锦云,主席心中自然很是不舍,她给自己带来了多少欢声笑语呀。

而且,主席心中对自己的身体有数,实在不想再折腾了,因此最终只是说:“再等一年吧,等我死了,她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个回复后,孟锦云差点崩溃大哭,她哭得不是被拒绝,而是主席对自己生命的预告。

从这之后,孟锦云再不提要小孩的事情,而是专心的照顾着主席,决心要让主席快乐的度过最后的时光。

可是,人的一生中有结束的那一天,1976年,是全国人民无法忘记的一年

这年周总理和朱老总相继离开,唐山大地震震惊全国,而毛主席的身体也成了所有人心中最关注的一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噩耗的传来还是猝不及防的,1976年9月9日0时10分,毛主席停止了呼吸,这位伟人离开了人民。

他最终没有留下其他的遗言,最后一句话是对孟锦云说的,陷入昏迷前,他小声道:“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但医生的到来没有能创造奇迹,这句话也成为了孟锦云终生难忘的话语。

让她有所慰藉的是,在最后的这段时光里,她没有因为要孩子的计划离开,而是陪伴着伟人走过了人生的最后一站,让他没有孤单的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锦云这最后一位护士,也成为了最后一位守灵人,葬礼结束后,在中南海守护了一个多月,她才离开了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生子工作,开启了新的人生。

如今的孟锦云也已经年过七旬,可曾经的那段故事却始终没被她忘却,毛主席也始终活在大家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