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一家过端午,百年学村赛龙舟。6月3日上午,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在厦门集美龙舟池隆重开幕。“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作为第十五届海峡论坛系列活动的重要活动之一,通过传统竞技体育方式,深化两岸基层民众交流互动,共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本届龙舟文化节由中国龙舟协会、政协厦门市委员会、福建省体育局主办,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集美学校委员会、厦门广电集团承办,福建省金门同胞联谊会协办。

现场掌声雷动,鼓阵恢弘气势,来自台湾的狮头旺剧团再次受邀献演精彩的台湾狮民俗开场表演,庄严肃穆的龙舟点睛仪式随即揭开本届龙舟赛序幕。别具特色的披红点睛仪式,一如军队大战前之誓师,也是海峡两岸龙舟赛继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仪式,“一点龙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二点天庭,吉星高照,两岸和平;三点鼻子,社会和谐,万家幸福;四点口利,五福临门,大吉大利;五点龙角,祝愿海峡两岸龙舟赛圆满成功!”

飞桨逐浪龙舟池 海峡两岸龙舟赛百舸争流

自2006年开赛以来,“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历经多次升级,已发展成为集美区重要的文化品牌、厦门城市名片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本届龙舟赛设有4个组别:青少年男子组和女子组、社会男子组和女子组,共有47支队伍报名参赛,其中台湾参赛队伍19支(含大陆台胞2支),共有约500名台胞人员参与赛事。3日进行的是200米和500米直道赛,4日上午将进行“嘉庚杯”“敬贤杯”总决赛及颁奖仪式,4日下午将进行第八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

作为两岸同根同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龙舟赛事在海峡两岸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起源于陈嘉庚先生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凝聚各方力量的龙舟赛事。1950年,陈嘉庚先生在厦门集美海滩上筑堤围垦外、中、内三池,后组织村民和师生进行正规训练和划船技术。1955年,陈嘉庚先生亲自选址,在临风景优美之处开辟规范的大龙舟池作为竞赛场地,即现在的厦门集美龙舟池。这是我国第一个龙舟竞技赛专用人工池,也使集美成为我国第一次举办国际龙舟比赛的地方。这个全国独一无二的龙舟池池畔环绕风格独特、中西合璧的“嘉庚建筑”——道南楼、南薰楼,四周还建有数座仿古建筑的琉璃瓦顶楼台、廊庑和亭榭,以北岸居中的“南辉”亭为主观景台和指挥台,具有强烈的闽南侨乡特色。

自1953创办以来,龙舟赛一直都是集美的一大盛事,除了追思、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外,弘扬陈嘉庚先生爱国主义精神也是集美龙舟赛的独特文化使命,特别是倡导“诚毅”精神,一支龙舟队要争取好成绩,队员直接必须以诚相待,同时必须整齐划一,坚持到底。集美龙舟赛更包含以两岸的民俗文化交流为载体,进一步密切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增进台湾同胞的祖国认同感,促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的特殊文化内涵。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五大配套活动献礼嘉庚

时值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集美学村命名100周年之际,除了精彩赛事之外,本届龙舟文化节以“两岸一家过端午,百年学村赛龙舟”为主题,融合龙舟文化、学村文化、闽南文化,以及集美中央活力区的新时代发展内涵,厚植文化沃土,发挥闽台关系在两岸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爱国情怀,注重与大众,尤其是与两岸青年群体的互动,特邀两岸青年以文会友,通过海峡两岸(集美)端午文化论坛、集美(端午)诗歌节等活动,进一步挖掘百年学村积淀的厚重文化和精神内涵,让学村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同时弘扬学村文化特色品牌,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传承,推进两岸融合蓬勃发展。

本届龙舟文化节还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端午文化、龙舟文化内涵,在保留原有端午龙舟特色民俗活动的基础上,设置风雅端午、童趣端午、民俗端午、潮玩端午四大主题,通过旱地龙舟比赛、童心绘端午、包粽子大赛、闽南曲艺专场、龙舟游园会、龙舟文化奇妙夜等活动,让更多市民群众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体验龙舟运动、传承龙舟精神,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