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禹贡九州图中的扬州

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扬州”一词,比如:南朝志人小说集《殷芸小说·吴蜀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莫愁乐》“闻欢下扬州,相送楚山头。探手抱腰看,江水不断流。”以及南北朝何逊《咏早梅·扬州法曹梅花盛开》中的“扬州”,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今江苏省扬州市,有的书中也不假思索地加以引用,以讹传讹。其实,在唐朝以前,今扬州多称广陵或江都,而当时真正的扬州则是指今天的南京。

华夏自古谓之九州。“九州”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的一个地域概念。《周礼·夏官·职方氏》称:“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基本上明确了“九州”的地理方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口中的“九州”

对于扬州,《禹贡》称:“淮海惟扬州,彭蠡既潴,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筱簜既敷,草夭木乔。厥土涂泥,岛夷卉服。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江南之气躁劲,性轻扬。州界多水,水波扬也”。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古扬州的大致范围为北至淮河、泗水,东、南至海,西与今湖北省交界。涵盖今天上海、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省市的大部分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禹贡九州山川之图

《吕氏春秋》载:“东南为扬州,越也。”称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越国之地为扬州。至汉代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除京师附近七郡外,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部”,亦称“十三州”。其中十一部采用了《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中的传说州名,扬州为其中之一,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后移治历阳(今安徽和县),管辖今浙江、福建、江西、上海全部,安徽、江苏淮河以南,湖北、河南部分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三刺史部图

东汉末年,随着中央权力的削弱,各州牧趁机夺取本州军政大权,全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分裂战乱之中。扬州也一分为二,“汉末扬州之地,南属吴者十四郡,而扬州治建业(今南京);合肥以北属魏,而扬州治寿春。”魏、吴各以所据汉时扬州为属郡置为扬州。《补三国疆域志》:“汉兴平中,扬州属诸郡悉入吴,凡得汉旧郡四,增置郡十,校尉都尉部二,治建业”。建安二十八年(223)置扬州牧,治建业,治城在西州桥和冶城之间。至此,建业成为吴腹心地区扬州之行政中心,那时的人们也开始习惯于将扬州作为建业的代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吴时期扬州图

公元280年,晋王朝兵分八路进攻吴国,建业城破。“金陵王气黯然收”,吴亡。晋对原建业地区从行政上加以控制,合并魏晋时江北之扬州于吴扬州,治建业,统18郡,设州城于城东南丹阳郡城以南,以重臣镇守。同时,划小建业一带的县,以今秦淮河为界,南置秣陵、北置建邺;再分秣陵西南新置临江县,后改称江宁。将吴时建业都城一分为三而治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吴建邺图

公元317年,西晋亡,南北分裂,琅琊王司马睿于建康立都,建东晋。扬州隶属尚书省,州治在西州桥、冶城之间的西州城(古扬州城)。孝武帝太元十年(385),会稽王司马道子以司徒兼领扬州刺史,十四年,移扬州治所于居宅(宰相府),称东府(约在今南京扇骨营一带)。南朝宋、齐、梁、陈四代,扬州仍治于建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晋都建康图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分扬州之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等五郡置东扬州”,其余仍为扬州。孝武大明三年(459)二月,罢扬州,以所统六郡之地为王畿,朝廷亲辖。大明八年(464)十二月,“罢王畿,复立扬州”,而东扬州复其原称。宋前废帝永光元年(465),“省东扬州,并扬州”,扬州复其原辖。宋末,顺帝昇明二年(478),萧道成升任太尉,都督徐、兖等16州诸军事,镇守扬州,改扬州刺史为扬州牧。州治仍设在东府城。

齐代宋,“扬州京辇神皋……遂成帝畿,望实隆重。”扬州领丹阳郡、会稽郡、吴郡、吴兴郡、东阳郡、新安郡、临海郡、永嘉郡等八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扬州《平山堂图志》1844年翻刻版

梁武帝普通五年(524),分扬州、江州立东扬州,太平元年,罢东扬州。此30年间,扬州仅领丹阳一郡(建康、秣陵、丹阳、溧阳、永世、湖熟、江宁、句容八县)。

陈与梁建置相同,置扬州如故。州治与以上各代相同,仍设在东府城。只不过,因梁时侯景之乱,东府城毁于兵火。陈天嘉年间,于原址以东3里临秦淮河重建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朝都建康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隋扬州图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隋平陈,尽毁建康城邑宫室以“平荡耕垦”。废扬州而改置蒋州,初领江宁、当涂,后增溧水,共三县。至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改称扬州,领江宁、归化、溧水、丹阳、安德等县。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改扬州为蒋州。次年,又改为扬州,建扬州大都督府。是年底,迁大都督府与扬州治所于江都,改今南京为白下县,隶属于润州。此后,扬州之名专于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一地也因此日益繁华,成为唐代诗人的乐土。昔日帝都,六朝金粉,却因为地位下降,只落得个“潮打空城寂寞回”的结局。

今日扬州,繁华依旧,美不胜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扬州胜迹图》局部 庄文斌 李之鹏 摄

▲ 扬州著名画家刘南平为扬州建城2500周年创作的长达9.29米的《扬州胜迹图》。浪漫与写实结合的手法、扬州城古今融合的景色、中西交融的笔墨线条……刘南平用画笔勾勒出扬州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盛景。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毓平,安徽太湖人。工作之余好舞文弄墨。曾发表论文、科普、诗词、杂感等各类文章数百篇。著有《政协工作理论与实践》《诗居秦淮》《郑和文化研究资料辑录》等多部书籍,主编《秦淮夜谈》《物语花露冈》等。兼职江左诗社社长、南京郑和研究会秘书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江南诗词学会会员,秦淮慈善书画院副院长。

文章来源:秦淮区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