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备受国人喜爱,尤其近年,随着直播和短视频流行,不少“圈养”大熊猫成为“顶流”。线上,观看大熊猫日常,关心大熊猫健康的人越来越多;线下,起大早、排长队去动物园看熊猫再寻常不过。

节目一开始听到的录音,出自5月28号深夜到5月29号凌晨。那个夜晚,在上海动物园封闭隔离检疫满一个月的旅美大熊猫“丫丫”,乘坐cz2489航班返回北京动物园。虽然“丫丫”到达北京动物园的时间已经是5月29号凌晨,但动物园门口依然聚集了大批粉丝欢迎“丫丫”回家,从录音中,我们听出,有粉丝甚至哽咽得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8号深夜,北京动物园门口,等候丫丫的粉丝们

深夜接机、熬夜陪伴的事儿,以往经常发生在流量明星身上,但如今,不少明星大熊猫都能“享受”同一待遇,它们都有数量庞大的“猫粉”。

大熊猫虽然作为熊科下大熊猫属的动物,但熊猫机构仍然称其为“猫”,粉丝们也就顺其自然地称自己为“猫粉”,近些年,随着直播和短视频的兴盛,这个群体的人数不断增加,并在互联网中异常活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师周孟棋是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熊猫摄影师,过往31年,拍了约10万张大熊猫照片。作为了熊猫们距离最近的人之一,他亲眼见证了“猫粉”群体的变化。

周孟棋清楚记得:1992年,他第一次到访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当时看熊猫的观众中有95%是外国人。31年过去,如今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游客都是中国人,不仅人数呈几何倍数的增长,节假日时甚至需要限流才能满足正常参观。

更让这位摄影师惊讶的是:拍了31年熊猫的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并不能准确分清楚熊猫们。可如今不少年轻游客,甚至不仅叫出每只熊猫的名字,甚至对它们的样貌、习性、族谱如数家珍。在周孟棋看来:“寻求被大熊猫治愈,或许是全世界猫粉最初被圈粉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董其文,则是从2017年开始研究熊猫文化的。

那年,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圣地亚哥分校参加一个历史学的会议,在会议间隙,前往圣地亚哥动物园游玩,被大熊猫展区的游客数量和展区的规模,震撼到了。

圣地亚哥动物园在美国人气很高,游客很多,动物其他展区外,均没有工作人员值守和讲解,都是由游客自行参观,唯独大熊猫的展区,有专人值守。

董其文说,虽然“国宝”一词自幼便知,但他从来没想过,大熊猫在国外会受到如此的“礼遇”,这激发了他系统了解熊猫的兴趣。

2017年回到国内后,董其文开始阅读大量国内外的学术资料,通过关注国内熊猫领域的两个视频媒体“iPanda熊猫频道”和“PANDAPIA”,来持续观察大熊猫的行为方式,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在互联网上发现了“猫粉”这个奇妙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在目前国内圈养的600多只熊猫中,大约400只熊猫拥有自己的微博超话,时至今日,这个数字已经变得更加庞大,那么,全世界到底有多少“猫粉”呢?

喜欢大熊猫,本无可厚非,但修图、打榜、应援、拉踩、巨额集资、甚至无休止的争吵……这些曾在饭圈引发争议的行为,也出现在了熊猫界。另外,国内不少城市都出现了因喜欢导致的非理性的行为,甚至部分熊猫保育机构的正常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

有人质疑:这是病态的熊猫“饭圈化” ;也有人觉得“爱护国宝”,监督机构工作没什么错。熊猫界“饭圈化”到底有哪些隐忧?爱护国宝,该不该有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