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30日上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
汪道涵遗体告别仪式引来了许多记者。刚刚八点钟,在场外就已经有很多记者在等候,就连台湾的TVBS等电视台的记者,也早早来到龙华殡仪馆大厅,在门外架起了机器。
汪道涵的灵堂正中,高挂着一副挽联:申江水阔百年初现鸿图愿,海峡月圆万里同怀硕儒风。大厅上的黑色横幅上写着:为汪道涵先生送行。
已故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的遗孀辜严倬云女士也派代表前来参加了汪道涵遗体告别仪式,并表示对于汪道涵的辞世,辜家深感悲痛,除哀悼外,也盼望两岸关系能再创新局。
说来也巧,同在2005年,“汪辜会谈”的两位主角辜振甫、汪道涵相继驾鹤西去。两人当年的历史性会谈,也成为两岸关系舞台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澎湃热切报国心
1915年3月,汪道涵出生于安徽省嘉山县(现明光市)明光镇。
其父汪树德是一位曾留学日本的清末秀才,在日本参加了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是个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
1933年,18岁的汪道涵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当时的中国正值国难当头,怀抱救国救民之志的汪道涵在学校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汪道涵与父母商议后,于1937年带着父母和家乡的一批进步青年从安徽出发,沿着崎岖的山路,历经艰险胜利到达延安,受到了林伯渠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汪家全家千里迢迢奔赴延安的事迹,一时在延河两岸传为佳话。
1938年夏,汪道涵受党组织派遣,来到位于安徽老家的新四军第四支队工作。他一面积极宣传党的统战政策,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一面培养骨干,发展党的组织,使家乡的抗日烽火越燃越旺。
1940年3月,汪道涵在嘉山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担任嘉山县委书记一职。他领导军民粉碎了日军多次扫荡,在皖东地区建立了一块可靠的抗日根据地。
新中国建立后,汪道涵先后担任浙江省财政厅长、商业厅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等职,后又调往第一机械工业部担任领导工作。
八十年代初,汪道涵受命赴上海工作。在上海,汪道涵积极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上海的改革开放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担任上海市长的5年中,汪道涵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位多智谋,富韬略的领导干部。他上任后对上海的工业布局、产品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奠定了上海再度崛起的根基。
同时他又是一位知识型领导干部,为人和蔼可亲,深受上海人民的爱戴。
汪道涵在上海担任市长最大的成就,是开发浦东新区,并亲自主持开发、开放的计划工作。
1987年,汪道涵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多次向邓小平、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建议,详细提出开发、开放浦东新区的计划,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坚决支持。
实践证明,开发、开放浦东完全正确,上海建设能有今天的出色成就,人民不会忘记汪道涵的功绩。
爱国情深统一梦
1991年12月,汪道涵被推举为新成立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此时正是海峡两岸交流与交往进入持续调整发展的阶段,两岸关系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
为应付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台湾地区也在这时成立了“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首任董事长为台湾水泥业巨富辜振甫。
辜振甫在出任海基会董事长后,致力于两岸交流、商谈与对话,与海协会建立起了良好的协调关系, 充分发挥了两岸沟通的桥梁作用。
1993年4月25日至29日,汪道涵与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并签署了四项协议。
会谈结束后,汪道涵曾赠辜振甫以盛筷竹筒,笑云此乃“快统”(筷筒)之意。辜振甫回赠汪道涵以笔筒,意即“必统”(笔筒)。
这次会谈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史中的一件大事,也让汪道涵成了世界瞩目的人物。
遗憾的是,李登辉上台后,抛出拆毁两会商谈基础的“两国论”,使海峡两岸友好接触受阻,对话与交流被迫中断。陈水扁上台后,更是让两岸关系便陷入了紧僵局,让汪道涵之前所做的努力付之东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