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去20年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房地产功不可没,房地产承担了增发货币的功能,以负债为驱动力,将未来几十年的收入拿到当前投资、建设和消费,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道路交通、各种新式住宅、写字楼都得到十足的改善,而房地产又带动了建筑业、装饰业、家居业、家电业等等,房地产以及上下游占到GDP总量的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房地产的重要性

但是这一切在2022年都发生了改变,房地产的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在2021年双双见顶,商品房销售额达到历史记录的18.2万亿,商品房销售面积也达到17.9亿㎡,但是2022年双双萎缩近30%,商品房销售面积萎缩24.3%至13.6亿㎡,商品房销售额萎缩26.7%至13.3万亿,这意味着2022年一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就减少了近5万亿

5万亿是一个什么概念?占到2022年全国GDP总量的4.1%,在规模上相当于湖北和福建一省的GDP总量,所以房地产遭遇近30%的萎缩对经济的影响肯定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拖累经济增长最大的元凶,但是房地产不调控行吗?显然是不行的,因为整个行业已经见顶了,如果再继续加杠杆刺激房价,那么最后一定会导致房价崩溃,房地产行业会遭遇重挫,甚至会引发一轮属于中国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价崩溃引发的危机在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发生过,结果就是日本经济停滞了30年,至今都没有走出泥潭,虽说日本经济衰退有多种原因,但是房地产崩溃是主要原因之一。香港也曾经发生过,但是借助大陆经济腾飞反弹了,但是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托起中国崩溃的楼市,即便有,也不会有这个意愿。

2008年美国房价崩掉,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这种危机又进一步引发了欧洲的债务危机,使得欧洲经济停滞10年,美国要不是有中国强力出手挽救,以及依靠美元霸权优势让全球买单,美国经济也会崩掉。

所以,中国是承担不起房价崩掉的结果的,必须在涨到无法控制之前提前调控,让速度慢下来,让房地产软着陆,而不是眼看房价疯涨而放任,否则最后一定是硬着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最终的调控结果虽然让房地产萎缩了一些,也拖累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是整体来说这种结果是可以承受的,是可以消化的,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已经告一段落,未来不可能承担中国经济增长的重任,虽然存量市场已经巨大,依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但是房地产已经不可能带来经济增长的增量

中国经济增长的增量只能依靠其他产业,最重要的就是产业升级要完成,在包括芯片在内的高科技领域完成突破和升级,甚至是引领独创某个领域的科技树,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生产力、提升生产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经济发展不靠房地产靠什么?

这个答案我们得从美国身上找,毕竟美国的科技产业依然是最发达的,中国在个别领域领先,但是大部分科技领域是落后的,以手机产业为例,美国就是一个苹果公司,但是苹果的市值高达2.8万亿美元,差不多是20万亿人民币,我们整个创业板的市值也才12万亿,整个科创50市值为7万亿,美国一个苹果公司的市值就抵得上我们整个科创板+创业板的市值。

但是苹果有泡沫吗?遗憾的是苹果的滚动市盈率才30倍,动态市盈率为26倍,而我们的科创50的动态市盈率却高达131倍,远远超过苹果公司,创业板的动态市盈率也高达62倍,比苹果的2倍还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苹果代表的是美国的手机和电脑产业,营收高达4000亿美元,差不多是2.7万亿人民币,净利润高达1000亿美元,差不多是6726亿人民币。中国的科技企业没有一家营收超过1万亿人民币的,华为最好的时候也才超过1000亿美元,净利润也只有600多亿,这已经是中国科技企业中表现最好的。但是华为被打压,不得已出售了荣耀品牌,华为手机品牌的出货量已经跌至“其他”,中国的芯片产业必须跟上,华为要东山再起一定是得到中国整个芯片产业升级成功后的全力助攻。

想想看,如果华为一年的营收能够做到3万亿人民币,那么华为公司将多出几十万年薪100万的员工,再加上上下游产业链的就业,能够提供数百个高薪岗位,那么毕业生的工作就容易多了,这种高薪岗位越多,就越能拉动中国整体薪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来看微软,目前市值2.5万亿美元,动态市盈率36倍,微软是科技企业元老了,以操作系统起家,再成功做起了云业务,换得了二次生机,微软一年的营收近2000亿美元,差不多是1.4万亿人民币,净利润727亿美元,将近5000亿人民币,目前阿里云的营收也才1000亿,至于国内操作系统企业的营收就更低了,利润更是没法比。

美股市值第三的企业,谷歌,谷歌是搜索业务起家,后面又做手机操作系统安卓和云计算等业务,目前市值1.6万亿美元,动态市盈率才27倍,当前营收2800亿美元,净利润600亿美元,中国的搜索老大百度年营收才1000亿人民币,手机操作系统也只有华为的鸿蒙算得上是独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亚马逊,市值1.3万亿美元,年营收5140亿美元,亚马逊的核心业务是零售,然后是云计算,和中国的阿里巴巴和京东比较接近,阿里的营收超过8000亿人民币,京东的营收1万亿人民币,再加上拼多多、唯品会、抖音等,整体营收规模上可以做到和亚马逊比较接近,这也是中美科技领域中差距比较小的一个领域。

再来看Meta,7000亿美元的市值,这是做社交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近几年全力转型元宇宙业务,和中国比较类似的是微博、字节等公司,这家公司的营收近1200亿美元,净利润230亿美元,微博和他的差距比较大,字节跳动比较接近,字节跳动当前的营收已经超过5000亿人民币,未来追上Meta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但是美国也想绞杀抖音海外版T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以上领域中国能够追上的企业就是华为了,但是华为被美国联合盟友集体绞杀,华为的愿望也就变成了先活下去,2022年营收只有6400多亿,而2019年的时候高达8600亿,3年时间过去了,不仅没有增长,反而萎缩了2200亿,现在能够活下来已经很难得了。

3、中国还要突破什么产业?

中国要突破的产业还有不少,比如芯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和芯片消费国,在芯片领域和美国及其盟友的差距还有不少差距,尤其是在制造、设备以及材料方面,龙头企业中芯国际去年营收近500亿人民币,而台积电差不多是5000亿人民币左右,两者相差10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通的营收是442亿美元,差不多是中芯国际的7倍,英特尔的营收是630亿美元,当前最火的英伟达的营收也有270亿美元,差不多是1800亿人民币,也是中芯国际的近4倍。美光的营收是300亿美元,阿斯麦是226亿美元,恩智浦是132亿美元。现在日本又加入美国对我们进行制裁,中国芯片产业的压力更大了。

美国的波音营收在2018年高达1000亿美元,净利润也超过100亿美元,而中国直到今年才有C919大飞机正式商飞,现在才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不过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场之一,也必定能够培育出全球最大的航空制造企业,中国商飞未来也将和波音、空客成为全球三足鼎立的航空业巨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来说汽车产业,丰田汽车2022年营收高达2584亿美元,差不多是1.7万亿人民币,福田和通用汽车2022年营收合计超过3000亿美元,中国的上汽集团虽然巅峰时期营收也有七八千亿人民币, 但是有一半是外资的,而新崛起的比亚迪2022年营收也才4000多亿,2023年顶破天也才8000亿,未来要达到丰田那种1.7万亿的规模也是5年以后的事情了。

还有制药领域,辉瑞2022年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净利润超过300亿美元,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家超过1000亿营收的制药企业。

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中国的企业是大而不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事实是我们不大,如果大,那么最后一定会强,我们当前的问题是都不够大,体量不够大,那么就没有更多的投入进行研发,就无法走到世界前沿,就无法吸引最优秀的人才,看看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英伟达、高通、英特尔、丰田、波音等等,哪一个不是巨无霸企业,营收都是1万亿人民币以上,甚至是两三万亿人民币,而中国至今没有一家科技企业的营收超过1万亿人民币。

好消息是中国在各个产业都有相应的企业占位,问题是和世界巨头都有一定甚至是相当差距,这种差距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追平,这个时间长度是要以10年为长度来计算的。但是中国一旦追赶上来,那么中国的经济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甚至3万美元都不是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我们如果一直无法突破,一直被打压而无法前进,那么我们连现在拥有的都无法保有,会倒退!这是一条除了前进没有第二个选择的游戏。需要的不仅仅是企业在某些技术或者产业进行突破,而是需要从教育入手,从人才培养端就开始突破的一场拉力赛。这已经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以国家为单位的竞争,是需要全方位配套协同作战持续十数年的鏖战

房地产拉动经济发展已成过去式,未来是需要星辰大海来引领经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