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北京的咖啡小店又陆续热闹起来。福參咖啡就是其中一家,这家原本开在胡同里的民宿咖啡店,近几年走进了热闹商圈,深受年轻人追捧。

福參这名,原以为是致敬海南澄迈的“福山咖啡”,而特意创立的独立品牌。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名字本身就像北方人的性格,豪爽而直接,并没有太多讲究。

“參”是多音字,有四种读法(拼音:cān,shēn,cēn,sān),本以为是读shēn,一味中药名。西城白塔寺耀咖啡,也是谐音(药,yào)没成想,福參真的念fu3,这背后还有故事。

2017年,有博主(Homelycoffee)去探访福參咖啡,那时候福參还是一家民宿,顺带做了一家咖啡店。店主说:“我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安安分分地做一个‘最有福的老三’,将来还想在后海开一家,一南一北,一前一后。”

一语成谶,几年后福參不仅在后海开了店,还在前门、美术馆、三里屯各有一家,这位“有福的老三”店主,估计忙得不可开交,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六年前那个午后这般从容快乐……

咖啡作为一种外来品,时至今日已经成为都市消费的宠儿,主要集中在青年群体。

据统计,中青年人群、女性是咖啡消费的主力。在上海、成都、广州、北京、深圳五大城市中,饮咖群体多为月均万元以上的高收入、高学历人群。

咖啡在中国的普及,离不开一众咖啡连锁品牌的扩张,诸如星巴克、COSTA、瑞幸咖啡、Tims、Manner、M Stand等等连锁品牌,还有一些独立品牌,咖啡店主理人同时也是咖啡师、调酒师,身兼数职。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咖啡消费的版图。

还有一些公路咖啡、猫主题咖啡、咖啡电影院等等不同类型的小众体验,以及中国部分知名景区、遗迹推出的联名款,诸如故宫角楼咖啡、邮局咖啡等。随着扶贫政策、交通改善、文旅业发展和自驾游、公路旅行爱好者的推广,咖啡文化在近10年时间在中国城乡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咖啡文化的普及传播,正在挑战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边界,包括心理、生理、空间以及行为等方面的挑战,这种变化,是习惯性的渗透,是东西方文化的抗衡博弈和现代生活美学的迭代演进。

也就是今天,6月5日,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刚刚宣布,全国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从2017年10月,在北京银河SOHO开设首家门店以来,这家在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饮品企业,业已成为中国首家突破万店的连锁咖啡品牌。

这是一种好现象,与其用别人的武器来征服自己,不如用别人的武器先打倒自己。比如日本。日本咖啡文化的普及不亚于欧美,实际上日本全盘否定自己,再创新自己的能力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强。由此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咖啡文化。包括新的茶文化

再回到中国,据上海交通大学5月26日发布的《2023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咖啡产业规模2007亿,上海已拥有8530家咖啡馆,数量位列全球第一,远超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

北京的咖啡店也不在少数,目前官方没有确切数字。倒是2021年美团研究院发布了《北京市朝阳区咖啡消费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朝阳区聚集了北京市40%以上的咖啡门店,在美团平台有交易的咖啡店为909家。

目前北京朝阳正在全力打造“咖啡之城”,听起来确实很CBD,同时朝阳也在打造国际茶都。5月19日,首届“北京朝阳国际茶香文化节”在朝阳启动,“以茶为媒”让更多外国友人及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朝阳茶香文化,助力中国茶文化在国际间传播与交流。

北京这种兼容并蓄的文化方针,很好调和了当前咖啡和茶的尴尬关系。照此推算,北京全市保有量也有2000多家咖啡店,但是跟上海相比,确实是小巫见大巫了。

“文化亦其坚矣”,这里有历史原因,北京作为拥有八百年历史的首都,本土文化并没有受到过多破坏,亦保持其传统。

上海地处吴越,历来是中国海上贸易的门户,况鸦片战争,迫使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被迫开放了近一个世纪,受外来文化侵扰已久。所以生活习惯、人情风貌多有改变。饮咖啡也便成了老上海的情调和文化基因。

一句“侬今朝咖啡切过了伐?”的沪语成为多少人难忘的乡音。所以上海咖啡馆数量全球第一,是有其历史根源的。

事实也是如此,如今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商业最具活跃繁荣的地区之一,咖啡的普及率远远高于中西部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醉于咖啡因和酒精带来的快感。

并且这种趋势正一步步从年轻人扩散到中老年群体当中,改革开放后的一代青年群体,正在变老,同时其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也较之前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送茶吃茶的习惯逐渐在改变,咖啡成为更多中老年人的选择。

咖啡消费正在改变中国人的生活。很多人认为,喝咖啡可以减肥,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这对向来就注重养生的中国人来说是一剂良药。不少人深信于此。

另一个原因是消费市场正在形成,并扩散成一种社会趋势。上海、北京、武汉、南京、成都等地属于暖温带、亚热带,种不成咖啡豆,有其地理原因,只能成为集散区和消费区,而不能成为种植区和生产区。

如果要想探寻咖啡豆的种植和生产,视线只能往南移。

提起咖啡在中国的种植生产,就不得不说将咖啡引进中国并实现产业化的第一人——著名华侨陈显彰先生(1889-1969),他也是“福山咖啡”的创始人。

1933年,陈显彰从印度尼西亚带回200KG罗伯斯塔咖啡种籽,引种到海南澄迈县的福山,并在中国本土成功实现规模种植和产业化生产。自此,咖啡的规模化种植和生产在中国走过了近百年时光。

实际上,中国最早种植咖啡树是在1884年。《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都认为中国最早的咖啡种植是在1884年的中国台湾地区。一位英国茶商从菲律宾进口了100多株咖啡树苗栽种在新北市三峡,并成功采摘。

而中国大陆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是1892年在云南大理的彝族村落朱苦拉。

据国家地理杂志报道,朱苦拉村是中国最早种植咖啡、中国人最早喝到本土咖啡的地方,目前这片咖啡林共有13亩1134株,其中有24株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至今,当地彝族村民依然维持着喝咖啡的习惯,方法是将咖啡磨粉后,倒入大壶煮沸即喝,粗犷豪迈。

目前,中国在云南、海南、广东、台湾省、云贵高原等地均有咖啡种植。2022年央视新闻报道,全国98%的咖啡种植面积在云南,全国99%的咖啡产量也在云南。去年云南咖啡生豆产量约11.3万吨,每年提供40.5亿杯咖啡。

实际上,早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本土就出现了咖啡馆。很多权威信息说,中国第一家咖啡店是在道光十六年(1836)丹麦人在广州十三行开的,查了相关资料,也无史料考证,这个说法还有待商榷。

若果实要考证,在海上丝绸之路(西汉,公元前202前后)兴盛的时期,中国应有咖啡这类商品的流通,就像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流通到海外一样,只是目前无人考证罢了。

咖啡树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高原地区。直到11世纪左右,人们才开始用水煮咖啡作为饮料。13世纪时,埃塞俄比亚入侵也门,将咖啡带到了阿拉伯世界。

15世纪时,咖啡饮料在阿拉伯半岛已经到处可见。16世纪末,咖啡以“伊斯兰酒”的名义通过威尼斯商人和海上霸权荷兰人的买卖辗转将咖啡传入欧洲。17世纪又流通到巴西,并迅速在南美洲种植推广。

到了1852年,巴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并一直保持至今。

如今,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与可可、茶成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饮品,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咖啡文化。所以咖啡完全有可能通过“古丝绸之路”流通到中国来,甚至风靡一时。

在清政府统治时期,广州十三行(1757-1840)作为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是当时中国对外唯一的商贸集散地,自海上而来的各国商贾,自然也会把咖啡带到中国,可以想象当时广东沿海一带的贸易盛景。

鸦片战争(1840)之后,中国被迫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自然西方兴盛的咖啡文化也带到了中国,并且在上海得到很好发展。

到了清末,不少地方已经逐渐流行喝咖啡,当时咖啡(coffee)属于外来词,被音译成“嗑肥”“考非”“高馡”,别具风味,面对新事物,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彰显无疑。

清末有诗云:”几家番馆掩朱扉,煨鸽牛排不厌肥;一客一盆凭大嚼,饱来随意饮高馡。”《海上竹枝词》:”大菜先来一味汤,中间肴馔辨难详;补丁代饭休嫌少,吃过咖啡即散场。”均有提到咖啡,并成为茶余饭后湖广一代文人墨客的“雅事”。

1840年以后,咖啡、西式糕点、西服、洋皂等西洋物品在中国逐渐流行,当时的国人对外来文化已经慢慢从反抗新奇到被迫接受,并形成了生活习惯。直至今日,这种习惯已经融入了部分地区的文化基因。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咖啡文化在中国迅速普及,并成为新一代年轻群体社交、学习和生活的场景化追求。顺势而来的是西方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这是值得思考的,他们的文化为什么这么容易打开中国市场?中国的文化只能因循守旧?

反观在中国、东亚地区形成的数千年的茶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延续和传播。甚至喝茶跟喝咖啡相比,前者成为了一种落后的思想,这种错误观念有弥漫之势。然而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茶文化只是其中一部分,只有几百年历史的咖啡文化,到如今的繁荣兴盛,值得我们学习。

尽管在去年,我们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中国人对茶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保护和发展仍有其瓶颈,甚至使之成为了“遗产”(摆设),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溺爱”,亲近不得,束之高阁。

还有些地方把茶文化奉为圭臬,主打一个高端,把儒释道和茶文化捆绑,把传统礼仪、三纲五常融入茶文化,甚至有些还加入日本茶文化的空间、建筑、茶艺、枯山水等元素,美其名曰“茶空间”“茶艺馆”“日本茶室”“听雨轩”云云,完全与老百姓的生活割裂。

喝茶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试问,怎么传承和普及中国的茶文化?难道要去日本学习体验吗?要去学完茶道再去品茶吗?价格高得离谱,卖弄姿态,难以亲近。反观现在的咖啡馆,就是轻松、闲适、没有那么多花花绿绿,年轻人就喜欢去。

喝茶当如老舍茶馆、鹤鸣茶社、钱塘茶楼、老上海茶馆等,有市井气,闹中取静,或一人,或三五成群,品茗闲谈,当是茶文化之性格,中华文化之风骨。

当然也有tea'stone、茶颜悦色、京盛宇、喜茶、奈雪这类守正创新的本土茶饮新秀。中国人向来能吃苦的,喝茶或咖啡各有选择,但我们还是不要丢了“茶香气”。

中国茶馆的“裹脚布”该洗洗了!

——写于北京福參咖啡(中国美术馆店)

二零二三年六月五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