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消息网6月6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6月2日报道称,中国的绿色革命正在悄然取得成功。

报道指出,今年前4个月,中国新增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62千兆瓦。相比之下,2022年同期中国的新增装机容量仅为26千兆瓦左右。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称,到第一季度末,非化石燃料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全国总装机容量的一半:今年迄今新增的发电装机容量中约有80%来自可再生能源。

随着政府推动屋顶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长速度尤其快。自2021年底以来,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了44%。

报道还说,尽管实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仍落后于化石燃料,但也有令人鼓舞的迹象。据惠誉预计,2023年中国超过17%的能源消费将通过可再生能源来满足,不包括水电。中国设定了一个目标,即2025年有18%的能源消费来自非水力可再生能源。中国的水力发电规模已经十分巨大,因此总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很可能要高得多。

与此同时,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出口也蓬勃发展: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该国控制着全球8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关键制造阶段市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称,2022年,包括硅片和太阳能组件在内的太阳能产品出口同比增长80%,达到510亿美元。

欧洲是主要出口目的地,在这些出口中占到近一半,2022年中国对该地区的出口翻了一番还多。尽管增速放慢,但出口仍在增长。

报道认为,中国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世界来说是个好消息,对保持中国在该行业的主导地位来说也是好消息。

这一转型令人赞叹。

另据埃菲社6月2日报道,中国投产亚洲最大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项目。

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亚洲最大的火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2日正式投产。

据国家通讯社新华社6月2日报道,该项目与国家能源集团旗下泰州燃煤电厂的一个发电机组相关联,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报道说,凭借每年可捕集50万吨二氧化碳的能力,这标志着中国在减少碳足迹和促进更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该项目采用先进的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可以分离和捕集在燃煤发电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

报道还说,该消息宣布的前一天,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正式投用,目标是捕集和封存超过150万吨二氧化碳。

据官方机构称,这一项目标志着中国已拥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此外,其封存量相当于种植近1400万棵树。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担忧日益加剧,中国在2020年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