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猪场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安全的意义

生物安全是指在生物体外杀灭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虫),降低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和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的一切措施。生物安全涉及猪场选址、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严格的免疫程序、优质的营养供给、重要疾病的净化、严格的环境控制、病死猪的处理、带病动物的管制、污水猪粪的处理等养猪的全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猪场生物安全(FarmBiosecurity)比防疫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三方面要求:

》防止猪场以外有害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虫)进入猪场;

》防止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虫)在猪场内的传播扩散;

》防止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寄生虫)传播扩散到其它猪场。

一、人员及车辆的管制

1、来访者包括外来维修人员未经猪场主管或者兽医的许可不得进入生活区内,更不允许进入生产区;

2、在场员工不得在猪场范围内接待外来人员以及留宿;

3、场区内不允许有儿童进入和玩耍;

4、所有进入场区者一定要做好登记,包括姓名、工作单位、来访因由、最近一次接触包括猪场、鸡场、牛场、羊场、屠宰场等污染敏感区域的地点以及具体时期等内容,并经过彻底洗澡消毒后方可进入生活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各猪场根据实际情况,把各生产区人员的工作服颜色分开,生产区的工作服和售猪人员工作服不能混穿,场内装猪台和隔离舍的衣服分开浸泡消毒,由专人负责每天清洗工作服,清洗前要用消毒液消毒(浸泡一夜,消毒液每2天更换1次);

6、休假或者离开生活区的本场员工再次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在猪场生活区内完成至少48小时的隔离净化期;

7、休假或者离开生活区的本场员工再次进入生产区之前应避免接触包括活猪在内的敏感污染物,若发生过接触,则应该执行96小时的隔离净化期;

8、搭乘包括本场/公司自有的24小时以内受过污染的运载工具并准备进入场生活区的人员必须遵从96小时的隔离净化期;

9、任何非本场工作人员在进入猪场生产区以前必须完成猪场主管、兽医认可的96小时隔离净化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任何进入猪场生活区的个人携带物品都必须接受猪场门卫的检查,除食品以外的任何物品如衣物、被褥等,必须经高锰酸钾、甲醛熏蒸过夜消毒或紫外线30分钟照射消毒,经许可后方可携带进入生活区;

11、访问者以及维修人员未经猪场主管、兽医许可不允许进入猪舍;

12、同时负责多点猪场的技术员和主管同一个工作日内只能服务一个猪场,并且要与上次服务时间结束后间隔时间12小时以上;

13、本公司运载种猪、商品猪、饲料的司机在进入猪场大门时应立即换上猪场提供的干净的工作服和鞋子在指定区域工作;

14、任何未经彻底淋浴、彻底更衣、换鞋的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

二、消毒

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通过消毒工作可以达到杀灭和抑制病原微生物扩散或传播的目的。消毒分为日常消毒、空舍消毒和器械消毒等。

1、日常消毒

(1)入场人员的消毒要求:场门、生产区以及生产车间门前必须设有消毒池,池内的消毒液必须保持有效的浓度,消毒液每周一、 周四进行更换。每次更换要有记录,走道的消毒垫必须保持潮湿(消毒液浸湿);进场前必须先用消毒剂洗手,将手和暴露在外面容易接触到的手臂清洗干净,洗完后自然干燥;入场前必须喷雾消毒30秒,达到全身微湿;脚踩消毒垫或消毒池1分钟,消毒垫(池)的消毒液要用高浓度的消毒液;员工外出回场需在门卫处洗头、洗澡,更换场内预先准备的干净衣服和鞋子方可入内。

(2)进入生产区的消毒要求:员工或者场外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经过洗头、洗澡、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能进入生产区;

(3)进入猪舍的消毒要求:进入猪舍的人员必须穿胶鞋和工作服,双脚必须踏入消毒池消毒10秒以上或者更换猪舍内部的胶鞋,并且洗手消毒;
(4)猪舍内部消毒:各栋舍内按规定打扫卫生后,每周一、周四带猪喷雾消毒2次;
(5)饲料及断奶仔猪运输车辆的消毒:车辆在进场前必须严格喷雾消毒2次,要用消毒液将车表面完全打湿:包括车头、车底、车轮、内外车厢、顶棚等。消毒时间间隔30分钟,消毒后方可从消毒池进入场区。门卫负责填表做好记录。种猪运输车辆必须转猪专用,具备两副垫板,并将垫板泡于消毒池中24小时后晾干后交替使用;
(6)销售淘汰种猪消毒要求:销售的淘汰种猪要用内部车辆运到离种猪场500米以外的下风方向或更远的地方再将猪转到商贩车上,售猪车辆的消毒程序按照(5)进行;赶猪人员要分工明确、分阶段站岗、不同工人应该穿不同颜色衣服。不得在猪栏和上猪台之间来回往返;要防止淘汰猪返回,淘汰猪要从淘汰专用通道出场,不得使用正常的生产通道和上猪台;销售结束后对使用过的上猪台、秤等工具以及过道要及时清理、冲洗、消毒;参与淘汰猪出售的人员,衣鞋要及时清洗、消毒。
2、场区内消毒

猪舍外的走道、装猪台、生物坑为消毒重点,每周三消毒一次。外界出现重大疫情时,要用生石灰在场周围建立2米宽的隔离带。解剖病死猪只后必须用消毒剂消毒现场,尸体进入生物坑、焚烧炉焚烧或无害化处理等,地表用消毒液泼酒,再用生石灰掩盖,参与人员不得在生产区随意走动,更换衣服洗澡消毒后方可返回生产岗位。
3、空舍消毒
(1)空舍后先将灯头、插座及电机等设备用塑料薄膜包好,整理舍内用具和清理舍内垃圾,用洗衣粉1:400对整个猪舍进行喷酒、浸泡,待停放30分钟完全浸泡后用压力4MPa高压水枪进行清洗。风扇、百叶窗、水帘等地方进行清洗时应将高压水枪枪头调成喷雾状,避免水压过大损坏设备;
(2)清洗完毕后马上打开风扇抽风让猪舍干燥后,然后用消毒药对栏舍所有表面进行全面消毒,消毒时间不低于2小时;
(3)消毒后12小时用清水再次冲洗栏舍,再用消毒药彻底喷雾消毒一次;

(4)第二次消毒后12小时再用清水将栏舍进行冲洗,将栏舍内所有表面打湿,用高锰酸钾或者甲醛熏蒸2天;
用量:每立方米需高锰酸钾6.25克,40%甲醛12.5mL;

计算:长*宽*高(包括凹凸部分)。

方法:

  • 先打湿;

  • 使室温保持在27C左右;

  • 每3-4米放置一平底容器,在所有容内放入高锰酸钾后再量取甲醛,从猪舍一端开始迅速倒入甲醛, 或先倒入甲醛而后将称量好的用纸包的高锰酸钾放入容器,这样更安全。 如事先在容器内放入0.5到1倍量的水,可似反应缓和,不致使消毒液溅出来。

  • 关闭门窗熏蒸 12小时以上;

  • 进猪前至少通风24小时。
    (5)空栏消毒时间最好控制在7-10天,最低不得低于三天。

4、器械消毒
(1)注射器针头消毒:注射疫苗前,清洗注射器针头,高压灭菌消毒30分钟或煮沸消毒45分钟,晾干备用;
(2)注射部位消毒:通常用2~5%碘酊消毒,一次涂抹碘酊不易过多,尽量等干燥后再注射,否则碘酊进入注射针孔杀灭疫苗而造成疫苗防疫失败;乙脑用75%酒精消毒。

(3)注射用过的针头先用清水洗干净,连同清洗后的注射器高压灭菌30分钟或煮沸消毒45分钟,晾干后再使用。

5、常用消毒剂
猪场常用的消毒剂有农福、正净、高锰酸钾、甲醛、碘酊、酒精和甲些等,各消毒剂的使用范围和浓度要求见下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带猪消毒的浓度也用于人的喷雾、洗手等消毒。

6、注意事项
》消毒液的用量:消毒剂必须彻底地将消毒面打湿,消毒的药液最低量为0.3L/m2,一般为0.3~0.5 L/m2;
》消毒液作用的时间不得低于30分钟;
》消毒前要保持消毒对象的清洁卫生;
》消毒剂要现配现用,混合均匀,避免边加水边消毒现象:
》不同性质的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
》甲醛熏蒸消毒时,保持栏舍湿度,消毒时确保栏舍密封性:
》定期轮换使用消毒剂;
》消毒操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避免发生烫伤、灼伤等事故,尤其是使用化学性较强消毒药,应该做好岗前培训。
三、免疫

免疫是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通过合理的免疫工作可以提高猪群的抵抗力,从而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对猪场造成的危害。

1免疫程序:根据猪场自身的特点及当地疫病流行的规律,以严格的血清学检测作为依据制定出符合自身猪场的免疫程序,以下是某公司的免疫程序,仅供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疫苗的运输保存:疫苗应按要求进行冷链运输,故接收疫苗时要检查包装是否完整,箱内是否放有冰袋,箱温是否符合要求:以上三点若不符合要求,则疫苗不能接收。疫苗接收后,应按说明书要求分别进行冷藏保存和冷冻保存。

》冷藏保存:是指液体活疫苗或者灭活疫苗的保存,通常保存温度为2~8"C;
》冷冻保存:是指冻干疫苗的保存温度,通常保存温度为-15C以下;

》温度记录:每天10:00和15:00记录保存温度及最高最低温度。
3、疫苗的接种
》注射时一猪一针头,注射器械使用前高温消毒和检查够用并装于器械盒,注射时用围栏或绳保定,控制猪只活动;
》15kg以下的猪用12*20mm针头,15-30kg猪用12*25mm,30Kg以上用12-16*38mm针头;
》准备其它工具如围栏、喷漆、冰块等;
》疫苗保存要温度适宜和避光;
》用疫苗前用眼睛检查疫苗,比如颜色、沉淀、粘度及有效期;

》疫苗从冰箱取出后应放在加冰块的保温箱中;
》活疫苗稀释后2小时内用完;
》灭活疫苗用前要摇均匀,剩余的马上放回冰箱;
》注意阅读疫苗的使用说明,如剂量、注射方式;
》疫苗注射中发现猪出现应激时,及时注射抗应激药物;
》在注射疫苗时发现针孔出血,要再补注一针,补救免疫失败;
》后备种猪疫苗注射时间为猪进入后备舍10天左右猪群稳定时开始;

》注射后应对猪只作好标记并观察有无应激;
》如必须同时注射2种药物或疫苗应分两侧注射;
》过敏猪应分开治疗;
》注射疫苗要在猪耳后三角区中间,不能太上太下;
》注射疫苗后,主管负责填写好免疫记录表,记录好疫苗注射时间、剂量、猪只头数、疫苗批次、疫苗名称、责任人等相关信息。

四、抗体监测
为监测猪群的健康状况,了解疫苗的免疫效果,以便能够合理的调整免疫程序,将定期对猪群进行抽样和全群检测,检测计划如下:

抗体检测试剂:疫苗接种-采血检测-样本处理-检测-结果分析

1、抗体水平抽查
每年检测4次,检测时间分别在3月、6月、9月、12月的1-5日。基础群600头的场抽样10%,抽检0~5胎次母猪各10头(其中哺乳母猪、怀孕35~84天母猪以及怀孕85天以后母猪各20头)保育肥猪4周龄、8周龄、14周龄、20周龄各10头; 基础群1000头的场抽样5%,抽检0~5胎次母猪各10头(其中哺乳母猪、怀孕35~84天母猪以及怀孕85天以后母猪各20头,保育肥猪4周龄、8周龄、14周龄、20周龄各15头;公猪全部检测。抽查的常规项目为猪瘟、蓝耳、伪狂犬和口蹄疫抗体,每个猪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定常规检测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猪瘟净化
每年3月份1次,种猪场所有母猪进行猪瘟抗体普查,抗体不合格者加强免疫一次, 21~28 天再次采血化验,不合格的一律淘汰。
3、后备猪
按批次检测,在每批的16周龄、20周龄、 24周龄和32周龄进行检测;16用龄、20周龄和32周龄的后备猪按10-15% 比例抽查,24周龄的全部检测,抗体检测不合格的律淘汰 。
4.如有特殊情况,根据生产情况进行紧急抽样检测

五、病死猪的处理
1、病猪的处理
》全面检查猪群, 看是否存在异常:
》进入猪栏, 赶起每头猪观察其状况:
》发现病猪做上记号:
》亚重的将其挑出到病猪栏进行治疗:
》跟踪治疗效果,使用超过2种治疗方案无效的,立即处死。
2、死猪的处理
》死猪进生物坑、焚尸炉焚烧或无害化处理,生物坑每月加一次10%的烧碱溶液100Kg;
》生物坑要有足够的空间,一般2400头种猪场生物坑至少100m3,生物坑必须有盖,防动物或鸟类食尸体引起疾病传播。
3、阻断病原的传播
生物坑周围要每月15号进行一次消毒,并在周围撒石灰。病死猪用有内膜的口袋并用专用车周转,不能让病死猪直接接触地面,参与处理病死猪人员不得在生产区随意走动,更衣洗澡消毒后方可返回生产岗位。

六、生物管制
1、不得在场内饲养猫、狗、 鸡、鸭等其它动物;
2、场区大门要用遮阳网蒙住下端,每天检查困墙有无损坏,及时发现及时修补,避免猫狗等小动物入场;
3、避免饲料撒落地面,如有何科散落,应马上回收或清理干净,以避免鸟类入场进食;
4、每年3月、6月、9月、12月请专业人员进行四次天鼠;
5、剩饭、剩菜不乱扔乱倒,每周六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清理场内垃圾,防止蚊蝇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