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不结婚、不生娃、不买房,人生真的太快乐了,就在之前的520,登记婚姻人数迎来了最大暴跌,江苏下降25.6%,广东下降40.4%,四川下降36%,福建下降38.8%,惠州下降53.8%,湖北46.4%,湖南最狠下降了7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微博那边传来消息称今年的产妇建档基本已经完成,估算出今年的新生800万都不到,2016年还有1883万,短短八年时间,出生人口已经是大腰斩。另一边是大家不买房了,今年四月份,上海二手房环比下降26.71%,北京住宅网签环比下跌37.3%,杭州二手住宅环比下跌32.7%,新房方面,北上广深的成交面积跌了百分之十一二三线城市平均跌幅是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传统观念里,买房结婚生子是年轻人的必经之路,但是现实却让很多人意识到,不结婚、不生娃、不买房,人生原来可以轻松很多。买房收入的增速远远比不上房价的增速,首付要掏空几代人的钱包,自己还要背负二三十年的房贷,根本喘不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结婚是强强联合,现在是彼此拖累。女生结婚了就要面对职场的教育,还要面对生活后的鸡零狗碎,男人结婚了就要付出一套房,还有巨额的彩礼,生娃自己都快养不起了,哪里有精力和金钱去养娃?

抛弃传统观念的束缚后,人生真的太快乐了,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去哪里旅游就去哪里旅游,把消费、景区的复苏都带动起来了,因为完全不用考虑房价和养娃的事情。而观念变化的背后,本质是经济增速放缓和老龄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真的讨厌传统文化?

不,这是可悲的,年轻人从来不反对传统,反而很喜欢传统,也愿意继承,无论是家庭伦理,谁不憧憬爱情呢,谁不想和相爱的人厮守呢?谁不想儿孙绕膝享天伦之乐呢?谁不想走亲访友,拜访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孝顺爸爸妈妈呢?

一切都需要钱,资本异化,直接冲击了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约束的社会,以前要是有不孝顺的,你的亲戚朋友认识的人都会嗤之以鼻瞧不起你,就算路人都会唾一口唾沫。而现在,有真的不孝顺的,也有被迫不孝顺的,因为他们自己生存都很困难,孝顺父母需要钱,路费需要钱,甚至请假都是变相需要钱,因为你请假了,意味着你升职加薪优先级要下调了,变相的削弱了自己的竞争力,资本约束疯狂异化工作者,把不挣钱请假,都变成了一种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蹭一下热度,何赛飞老师呐喊“戏呢?钱呢?”可是年轻人即使喜欢,有时间吗?时间就是成本,吃饭睡觉都压缩到极致了,再众多爱好中,男生估计都是把游戏、抽烟等等作为了最后保留的爱好了,女生我不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也很喜欢看书,《天龙八部》《活着》《封神演义》《隋唐演义》等等,可是社会不需要你欣赏高雅艺术,更不准你停下来欣赏,越是有深度的艺术,越是需要时间欣赏,因为它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可是现在不需要了,抖音、快手,人人都说俗,可是还是有无数拥趸,因为它直接把欣赏艺术的“高潮”剥离出来,一次又一次的高潮向刷视频的人冲击,刷完后,却又觉得什么都没看到,陷入了无限空虚,因为艺术需要欣赏过程,需要完整性,割裂的“艺术”,只能算是灵感。

再回到年轻人对待传统的态度,我相信大多数人热爱、喜欢传统,因为传统是继承的,既然生长在中国,那么或多或少都会被中国宝库里的一些角落找到一些爱不释手的玩具,可是社会不允许你玩耍,中医、易经、戏剧、历史、评书、武术、传统乐器、太多太多传统的东西我们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无法继承,因为我们需要生存,就如《三体》里说的“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求”,而对于年轻人来说,生存才是第一需要,可是社会现实是权利、财富、地位、社会人脉资源、信息优先度等等绝大多数都掌握在年长的人手里,更准确的说,是资本拘役着这些资源不肯放手,驱使那些人笼络更多的钱,拼命压榨年轻人也在所不惜。而年轻人能做的有什么呢?不生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我们的GDP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长,每年能带动大约两千万的就业岗位,现在的目标只有5%,增加的就业岗位减少一半,但抢饭碗的毕业生却从原来的500万增加到1000多万,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而老人太多呢?则会加重社会的负担,因为老人没法干活,产生GDP,需要年轻人给他们发养老金。

去统计现在进入中度老龄化的社会,已经有18个省份需要靠广东省的年轻人来救济,各种压力之下,年轻人的欲望也越来越低,于是选择抛弃结婚生子买房,经常有人问老了怎么办?有个网友说的很好,既然年轻的时候已。你先享受了几十年的快乐,老了受点罪也是应该的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悲,似乎这世界的一切自己都控制不了、掌握不了,只有身体能有一些话语权,就这无论传统伦理道德还是资本压榨都拼命摁着年轻人的脑袋说“赶紧生孩子”,而传统伦理道德开始松绑了,毕竟伦理道德需要人执行,执行它的人是你的亲人,他们会沟通、会理解、会妥协,最后无奈的承认现实,并且希望你照顾好自己、过得好一些。换种角度,这也算是伦理道德的崩塌一角吧。

年轻人很无奈,也很无力,因为他们无力反抗,只能妥协。有着上进心的年轻人,还希冀着和资本抗争,渴望成为资本的一部分,最后转而压榨其他人。而心死的人已经对生活抱有可有可无的态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的发展需要年轻人,国家的繁荣需要年轻人,而最无力、最痛苦、最没有发言权力的人也正好是年轻人。不生孩子,或者“我不结婚、我不生孩子”之类的言语,不值得宣传和炫耀,因为这是一个可悲的结果,传统的继承,年轻人也无力接力,只能把希望给予10后20后吧,待到美国崩塌,全世界都可以分一杯羹的时候,估计中国的日子能好过些吧。只不过希望不是海市蜃楼亭台楼阁的繁荣,而是真正的繁荣。因为年轻人才是祖国的希望,希望社会不要忘记了他们